超40平方米徵稅 給個理由先

時間:2012-11-29 14:46   來源:錢江晚報

  關於房産稅,儘管尚未在全國真正推行,但其話題一直很有新鮮度。此前,我們以極大的熱情關注房産稅在上海和重慶兩地的試點,當這一輪熱情漸行漸遠時,新的興奮點又撲面而來:昨天,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佈《中國財政政策報告》,給房産稅徵收方式提出了一個引人矚目的建議。

  引人矚目是必然的。因為涉及的是中國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個人的稅收。建議最受關注之處在於,對城鎮居民家庭每人平均用房超過40平方米的部分徵收房産稅,無論是什麼産權性質。有2200多人參與的網上調查顯示,有接近6成的參與者反對每人平均超過40平方米的部分徵收房産稅,不過,支援的人也接近40%。支援者認為,這樣可以遏制房價增長;反對者表示,負擔太重。

  支援抑或反對,且當別論。該論的是,為何要提出這個建議。重慶和上海試點,顯然沒有這個所謂的40平方米的“起徵線”。否則,不可等到今天才引爆輿論熱點。其實,對徵收房産稅,國人是有心理準備的。重慶和上海的試點經驗就是對未來徵收的一種嘗試。選擇重慶和上海這兩個地方進行試點,有地區差異的考量。就像重慶和上海試點時面對的質疑一樣,有關專家在提出建議時也必須向公眾解釋清楚,是有利於加強樓市調控,還是開闢地方財政的新來源及財稅體制改革等等?這是公眾應有的知情權。要徵收房産稅,需要先給我們每個人一個理由;按什麼標準徵,請再給我們一個理由。

  在參與調查的人裏,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都認為,徵收房産稅是解決房價問題的關鍵。徵收房産稅是用來抑制房價的,這個道理好懂。但從重慶和上海的試點效果看,房産稅增加了政府收入,而對房價卻未起到很好的抑製作用。此建議是否暗示,兩地經驗不僅不能向全國推廣,而且應當取消試點。如果真的是這樣,承認試點失敗又何妨,創新路上跌倒不為羞。有一句話説得非常好,“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是鼓勵地方試點”。

  因為沒有交待建議背景,眾聲喧嘩也就不足為怪了。事關每個人的利益,誰能不為自己説話。而從專業人士解讀看,這種“一刀切”式的建議,不具科學性,實行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難度。

  在建議有可能進入實際操作層面時,讓更多的人説三道四,是一種好的程式。對於這種關乎社會公眾切身利益的稅種,必要的社會公眾討論是不可繞過的重要程式。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