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善舉提升春運幸福指數

時間:2013-02-01 15:29   來源:人民網

高岳/畫

  清晨6點半起床,7點整鐘金盛已送出第一張返鄉火車票,一整天他忙得連水都來不及喝,直到夜晚11點他才能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睡覺。“80後”的鐘金盛是一名位於珠海市前山翠微航空鐵路售票處的售票員。鐘金盛每天最有成就感、最開心的事兒就是幫旅客設計回家的路線。“來購票的人對於四通八達的交通並不熟悉,我會幫他們在網上搜搜,看看哪個方向有票,可不可以在那裏轉車,倒一次車他們也就能順利回家了”(1月31日《珠海特區報》)。

  不要小看這微不足道的幫助,因為很多歸鄉人、農民工,對全國的鐵路分佈、車次行情、轉車情況、如何轉車,了解真的不夠多。這時,來自專業人士的一個善意提醒、善意規劃,就可以讓他們的返鄉路程變得更為順暢,更為合理,少了很多麻煩,節省了不少時間。

  返鄉人如果能得到更多專業化的幫助,對返鄉路線進行實事求是的變通、科學規範的設計,在現有運力總量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在“中國每人平均鐵路擁有量只有一根香煙那麼長”的運力緊張的當下,就算是“運輸硬體”不能改變,注重在“軟體”上多下功夫,“春運難”以及諸多煩惱和糾葛,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

  有了這種精神幫扶、心理溫暖,就算是春運歸途中仍然還有艱辛、不愉快,乘客的旅途幸福指數以及春運疲勞感也會化解很多。“幫旅客設計路線”為他們提供了精神撫慰,讓諸多煩惱和焦慮得到了化解和緩解。

  遺憾的是,面對這種“春運難”,不僅是返鄉當事人很糾結,很多場外、社會人士也多是滿腹牢騷。發牢騷能解決春運難題嗎?別忘了,負面情緒是很容易傳染的,其結果不但無助於“春運難”的解決,也讓自己“看啥都不順眼”。有心思和精力發牢騷,為什麼就不能為改善這種春運環境,提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責任幫扶”和積極鼓勵呢?就像這位售票員,沒有抱怨,而更注重實實在在的幫助,送去真心的幫助,才更具有精神正能量,也才是化解“春運難”的寶貴草根力量、社會支援系統。

  “年”是國人無法取代的厚重精神情結。為了讓春運更為順暢、和諧,不僅是司乘人員要發自內心地幫助各位回鄉人,每位普通民眾、更多社會系統,都應該為回鄉人以及“春運難”提供力所能及的精神幫助、實事求是的幫忙。比如,為那些騎摩托車回家的人沿途提供茶水和休憩點,在車站提供“愛心問路”、免費送上薑湯茶水等,幫助返鄉人解決實際難題,多為“春運難”做一點實際貢獻等。讓他們得到更多人際信任以及守望相助的人格感染,給春運帶來盡可能多的精神溫暖、情感溫暖。更多“愛心春運”、“貼心關懷”得到了積極落實,“春運焦慮症”就能化解很多!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