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利益最大化叫做“席位復用”

時間:2013-01-29 15:33   來源:燕趙晚報

  旅客卡著預售期去買南京到武漢的火車票,車票20秒內就被搶光。在開車前一天,卻發現12306網站上突然放出大量余票。記者調查得知,這與鐵路部門實行的“席位復用”有關,也與各鐵路局之間的利益博弈掛鉤。(1月28日《揚子晚報》)

  相信很多讀者和筆者一樣,費了半天功夫才搞清楚什麼叫做“席位復用”:為了保證坐席利用率,過路站點分配票源很少,而只有始發站的票賣出之後,才能生成一張過路站點的車票。“席位復用”確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因為賣票的都願意一次賣出全程票而非段次票。然而,“席位復用”還是為了合理利用稀缺的火車坐席,但是大量還沒有被“復用”的票,為何非要等到最後一刻才放出?既有違公平,也可能浪費了坐席名額;其次,據一位熟知放票時間的“黃牛”告訴記者,這樣的放票潛規則已經成了定式,很多年沒改過。這句話的另外一重含義就是,“席位復用”其實根本難以達到效果,這麼多年不改,無非利益作祟。據稱,沿線各鐵路局的售票系統能否進行席位復用並不一定,這就更不能理解,一個耗時十餘年,耗資五億的專業售票網站,竟然還不能滿足這個淺顯要求,是不能還是不為?

  如果説,單純地進行席位復用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故意壓票的“席位復用”就更不能容忍。為了保證自己列車的上座率,各鐵路局手裏壓了一大批他局列車車票不賣。等到開車前才把他局負責列車的車票放出來,這無疑人為加大了票源緊張。因此一方面是官方告知無票,而另一方面卻是空蕩蕩的三人車廂;一方面公眾苦苦買票不得,另一方面僅北京地區每天近10萬車票“回爐”……一直以來,秘而不宣的“席位復用”,何嘗不是春運一票難求的源頭之一?退票潮的出現,被網友稱為“傷不起的春運”,這裡透露出多少無奈與憤懣?

  “席位復用”這個專業用語,恰似鐵老大的真實寫照。“席位復用”是只見坐席不見旅客,只希望自身利益最大化,卻罔顧公眾利益,無視鐵道部門的公益性質與社會責任。憑藉壟斷地位攫取壟斷利益,本已造成百姓苦不堪言,壟斷集團內部的利益紛爭更使得買票雪上加霜。“席位復用”折射出壟斷陰影下的唯我獨尊,嚴重侵害了公眾知情權和消費者利益。國家要適當引入市場因素,打破鐵路壟斷地位。同時應督促鐵道部要從源頭做起,公平、公開地售票,杜絕“席位復用”背後的貓膩,如此方可減少年復一年的“傷不起的春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