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元動車盒飯並非壟斷下的暴利

時間:2013-02-01 11:21   來源:台灣網

  動車便宜餐,想吃有點難?記者在暗訪春運動車時發現,低價盒飯幾乎買不到,僅提供35元、40元的高價盒飯。——圍繞一份盒飯,《金報》連續安排記者暗訪數天整版報道,其話題在網上已經炙手可熱。僅僅在騰訊網的瀏覽量就已過億。為何如此之小的民生話題會引爆民眾如此大範圍的討論?20元成本的動車盒飯賣到40元是否合理合法呢?

  其實40元動車盒飯由來已久,並非某些部門借助春運期間客流劇增而水漲船高。為什麼以前民眾見慣不驚的盒飯價格在此時被認為價格“畸高”議論紛紛?這跟春運期間民眾對鐵路的關注度劇增無不關聯。在平常,某些方向的動車上乘客稀疏,春運期間沒有一趟列車不是摩肩接踵水泄不通。鐵路春運,這些人都是乘客而不是看客,關注、熱議自然在情理之中。

  不可否認的是鐵路運輸行業是一個管理相對集中和壟斷性較強的行業,在運輸行業中據有天然的優勢。那麼,鐵路行業壟斷地位是否是導致動車盒飯價格“畸高”的幕後推手,列車“餐飲”服務是否也同其行業地位一樣形成了自然的壟斷?在現階段,鐵路提供給民眾最核心的服務就是人或者物的位移。快餐盒飯、開水、扶老攜幼等服務都是在核心服務基礎上的配套和延伸。但是,這些配套和延伸服務具有可替代性和多選擇性。

  就餐飲而言,旅客在出行的過程中既可以到餐車點菜吃飯,也可以在沿途停靠的車站購買到麵包、速食麵等不同食物。而且相對於航空而言,動車沒有對諸如攜帶液體飲料和食品等諸多限制,旅客自帶多樣性食品乘車是當前最普遍的現象和慣例。

  既然“動車快餐”並非壟斷銷售,追求適度利潤是也服務行業的本質屬性。厘清這些關係,20元的動車快餐賣40元是否合理就有更多的爭議空間。顯然“動車盒飯”銷售賺取50%的毛利率不算低,但是在當前市場行情上還是可圈可點,至少不會歸類于暴利和無良行業。而且,從法律上講,鐵道部對火車票以外的物品在列車上銷售具有充分的自主定價許可權。
 
  從報道上看,鐵路在動車上也並非僅僅提供40元的“高端”盒飯,20元、15元的盒飯同樣供給,只是在供求比例上缺少較為科學配給,導致了便宜盒飯的供不應求落下“嫌貧愛富”的名聲。所幸的是鐵道部已經督導各車站大力整改,不斷供15元盒飯就是在服務旅客過程中的自我糾偏。

  鐵路確實是公益性的服務行業,如果硬性要求鐵路的所有的服務都是零利益,如何維繫鐵路的發展就會成為嚴重的問題,服務旅客創先爭提供優優質服務也可能成為空談。作為服務行業,就應該為民眾提供多樣化、差異化、層次化的服務。而追求適當的利潤是維繫企業生存的基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台灣網網友:胡建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