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座火車票賣半價只會為春運添堵

時間:2013-01-16 13:31   來源:台灣網

  中國鐵路每年售出大量無座票,長期以來,無座車票依然全價出售,且無座旅客以農民工兄弟居多, 他們沒能享受到與車票價錢所匹配的服務,因此無座票應該半價。(1月13日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 

  每年春運,大包小包,人山人海,火車站猶如廟會集市般人頭攢動,大家為了去往心中的“愜意港灣”,開始經歷長途跋涉,此情此景猶如候鳥南飛又俗稱“春運大遷徙”。 

  臨近春節,最熱的話題不外乎鐵路春運,雖然鐵路年年改進工作,卻仍難防“職業差評師”們的“金口玉言”,年年變換著花樣挖掘鐵路爆點,然而今年,“無座票是否賣半價”不幸中的,成為了他人口誅筆伐的不二對象。然而剖析事件本質,待得事實浮出水面,一切又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 

  據筆者了解,鐵路部門之所以在每趟車次安排一定比例的無座車票,無疑是出於對現實狀況的斟酌,相對節假日客流需求,鐵路即便大增車次,結果也只會是杯水車薪;然而,出於關愛,也出於對務工群眾急盼歸巢心理的理解,鐵路部門只得增加每趟列車的載客人數;在保證列車運作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多的滿足群眾回家的願望。 

  筆者看來,“坐立等價”從字面看來,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但是經歷過春運的人們都不會忘記,在那些“緊要關頭”只要能回得了家,能與久別重逢的家人團聚,有座無座便是其次,與錯落在異鄉相比,車廂更值得期待,作為承運方與消費者之間,這樣的互相理解在春運裏顯得十分愜意,同樣分外和諧。 

  其次,就同程同價問題筆者打一比方,軌交、巴士我們並不陌生,乘坐期間,坐、立兩者同處一處,坐者從未因為有座而追加付款,同樣,站者也未因全程站立而享有折扣,這樣的例子在平日生活中比比皆是。醫院就診,等候席位不多,先到者就醫或入座等待,後來者只得站立等待,難道因為前後“待遇”有別,支付的醫療費用就該另作計算麼? 

  筆者並非想袒護鐵路,只是相比市場價值規律這一説詞,良好的社會秩序及公民意識顯得更為重要,作為社會良好風氣的延續,理解相比糾纏,顯然更具意義,對於社會的整體進步,我們該不該拘泥小節?在正確的事上糾纏不清?筆者看來,支援站票半價者也並非完全一邊倒,只是在受到誘導後,難以分辨真正的個人價值取向罷了! 

  筆者認為,一旦“坐立有別”後,相形之下,反到更加不利於鐵路系統關於售票工作的開展,如若兩者價格相差半數,人們蜂擁而至卻僅為選擇無座票,那麼,這無疑又將成為“一大奇觀”,在世界眼裏這又會不會是“中國特色”?從而不可避免的為世人所笑。 

  屆時,鐵路部門是先售站票還是先售坐席票?又是不是該回答站票賣完了,現在只售坐席票?這樣看來,“坐立有別”只會擾亂本來井然的社會秩序,對於旅客購票環節,更會是一大打擊,筆者不禁擔憂起果真讓部分網友如願,會不會加劇現有的“需求與運能間的矛盾”?從而又無端進入一個新的惡性迴圈? 

  眾口難調,一項政策始終無法讓所有人滿意,火車票定價基於到發里程及席位差異,定價相對客觀公正,如今僅因網友輕飄一語就令鐵路再經風浪,面對此情此景,筆者不禁愕然,假使“站立有別”的定價策略開始運作,而現有問題卻仍未得到改觀;又或者因為此舉欠妥而衍生出新的社會矛盾,那麼,待到那時,又有幾人會像現在這樣,果斷出列為那樣的局面負責? 

  無座票怎能賣到半價?別逗了!這只會為春運添堵! (台灣網網友 胡曉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