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為啥“押寶”智慧物流

時間:2013-05-30 15:56   來源:經濟日報

  近幾年來,整個流通領域悄然發生著深刻變化。惟有轉換角色定位,進一步向服務商轉變,流通企業才能在這場大變革中有所作為。從這個角度看,阿里巴巴出擊智慧物流可謂是順勢而為

  最近,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聯合銀泰、復星、順豐、圓通等投資、百貨、物流領域的領軍企業,斥鉅資共同啟動中國智慧物流骨幹網建設,首期投資1000億元、第二期投資2000億元,希望在5至8年內打造出一個能支撐日均300億元網路零售額的物流平臺,引發廣泛關注。

  不同領域企業聯合起來“押寶”智慧物流,從表面上看乃行業競爭壓力使然,但從更深層次分析,這主要是因為一場基於新技術的流通新革命正漸行漸近,機遇的誘惑和挑戰的重壓所帶來的“洗牌”效應,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到這場角逐之中並拼盡全力。

  阿里巴巴此舉有自身的原因。阿里巴巴下屬的淘寶係2012年的年交易額已突破了1萬億元,未來銷售規模會越來越大,但目前淘寶和天貓平臺上固有的第三方快遞公司的發展,已不足以支撐淘寶係日益龐大的銷售。更重要的是,競爭對手京東商城已通過自建物流在行業內樹立了標準,並建立了品牌,騰訊也在各地大規模建立自己的倉配系統,這些企業的物流優勢以及由此帶來的增長勢頭讓阿里巴巴備感壓力。

  壓力並不是全部原因。近幾年來,整個流通領域悄然發生著深刻變化,顯現出前所未有的新機遇,這才是促使阿里巴巴等諸多企業共同出手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過去,流通企業的競爭力往往取決於倉儲能力、員工數量、店舖規模,但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和電子商務的崛起,流通企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取決於現代資訊技術對商品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和需求流的優化能力。尤其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加快到來,使得這種趨勢更加明顯。3D列印和智慧製造技術的應用與逐步深入,讓消費者需求有望直接進入生産環節,生産銷售鏈條實現以銷定産、産銷一體化,倉儲等中間流通環節的作用大大弱化。在這種情況下,誰能最大限度地把全社會從生産到售後各環節的服務整合起來“為我所用”,以最快的速度滿足客戶多樣化的産品需求,誰就能把握競爭的主動權。顯然,傳統的流通企業不變革,就無法做到這一點。惟有轉換角色定位,進一步向服務商轉變,更加重視倉儲、採購、運輸、訂單等環節的平臺運營優化服務,流通企業才能在這場大變革中有所作為,不被時代所拋棄。從這個角度看,阿里巴巴出擊智慧物流可謂是順勢而為。

  流通革命能創造超額利潤。回顧歷史,20世紀60年代與90年代的後半期,日本先後發生了兩次流通革命,超級市場及連鎖經營的推廣,讓製造業、批發業、物流業等在經營方式、組織形式以及管理技術上出現大變革,極大地提高了流通效率和經濟效益,一大批有影響力的大企業由此興起。在我國,多年前蘇寧電器也正是靠著革新流通方式、引領連鎖經營,成就了家電零售巨頭的美譽。

  沒有發達的流通業,就難有發達的市場經濟。現在,全球需求萎縮、動力明顯不足。但這場流通新革命給我們提供了新的突破口。能否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關鍵就在於能否在這場流通新革命中贏得先機。從阿里巴巴與京東最近一兩年來的頻頻動作看,有的企業已經行動起來。有關方面應因勢利導,鼓勵更多企業參與進來,為這樣的創新發展營造寬鬆環境。(馬志剛)

編輯:張禦舲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