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感謝他們的堅守

時間:2015-02-25 16:02   來源:新華網

  2月17日,K2186次列車列車長張文婷(左)在車廂整理旅客行李,她的父親張永全(右前)在車廂為旅客送餐。張永全、張文婷父女同時在上海鐵路局上海客運段的上海至西寧K2186次列車上擔任乘務工作,張文婷是列車長,父親張永全是餐車主任。連續5年,父女倆的除夕都在同一趟列車上度過,今年這對父女又將一起在列車上迎來新春佳節的鐘聲。新華社記者 陳飛 攝

  楊瑩青

   此時此刻,大部分在外工作的遊子已經順利到家與日夜牽掛的親人歡聚,還有一小部分人也正在回家的路上。當我們接過親人端來的一杯熱茶、捧著孩子的小臉親了又親,貼上紅紅的對聯,請不要忘記,對回家路上為我們服務過的人們,道一聲:“謝謝!”

   今年春運期間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8.07億人次,比去年增長3.4%,其中鐵路2.95億人次,增長10%,繼續擔當春運的主力軍。而我們經歷完2015年春運的前半部分,卻有一個共同的感受:今年的春運沒有想像中緊張了。尤其是鐵路春運,甚至開始得“波瀾不驚”。在春運“穩中有進”的背後,兩百多萬鐵路服務者到底有著怎麼樣的堅守與付出?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春運是歸程,家,是一年奔波的終點。而對鐵路服務者來説,春運卻是離家,是忙碌的開始,儘管他們也已經累了一年!在他們的字典裏, 沒有春節,只有春運!年復一年,他們送了一批又一批人回家,卻把自己留在崗位上。而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有家、有孩子、有朋友!當我們一大家人圍著桌子吃年夜飯時,他們就在車站、列車甚或是一個只能與火車對話的偏遠工區吃快餐、泡麵。他們沒有時間買年貨、沒有時間陪家人,甚至沒有時間喝一口水、上一趟廁所。哪怕孩子發燒生病,心中萬般牽掛也沒有時間離開崗位。他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售票員的時間在電腦顯示屏與旅客之間切換,重復數千次同樣的話,重復上萬遍同樣的動作,不能犯困,不能出錯、不能發火;客運值班員的時間在值班室、候車室與站臺這“三點一線”之間穿梭,和成千上萬的旅客打交道,解答旅客諮詢、查詢經停列車旅客發送情況、引導旅客安全上下車,一天幾十趟下來至少有10公里。乘務員、乘警待在車上的時間遠比在地面上的時間多,為旅客服務的時間遠比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多。

   除此以外,還有更多從未在春運舞臺前亮相的堅守者。在我們還沒開始計劃歸途前,他們已經各就各位,確保人員、運能及機車、線路和電力等設備在春運超負荷運作的情況下正常運轉。在不為人所知的春運幕後,他們正堅守在各自的崗位。動車所檢修人員鑽進高鐵車頭下方,為高鐵通宵達旦地“體檢”;線路工、橋梁工利用列車運作間隙,深夜整修設備隱患,守衛旅客的平安;“蜘蛛俠”接觸網工像雜技演員走鋼絲,每天在6米高的作業車平臺上,緊張有序地檢修著接觸網設備……

   我們要完成一個人的春運回家路尚覺得長路漫漫,困難重重,而鐵路服務者面對春運2.95億人次的旅客發送量,要保證他們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溫馨出行,該承受多大的壓力,付出多少的汗水呢?才送完旅客回家,鐵路服務者來不及喘一口氣,又馬上要投入送旅客返城的戰役。加之人手緊張,一個春運下來,他們的骨頭都快散架了。“幹完春運40天,打針吃藥20天”成了不少鐵路服務者的“春劫”。

   我們要感謝鐵路服務者,正是有了他們的執著堅守,才有我們回家路上的平安通順;正是有了他們的忘我付出,才有我們回家路上的從容不迫。我們要感謝他們的家人,正是有他們的理解和支援,鐵路服務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春運。感謝,不是一句空話,它最終要體現在行動上。春運路上,我們多一些理解,他們就多一份寬慰;我們多一些關注,他們就多一份動力。

  “謝謝你們!”讓我們一起,將春運變越來越好!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