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境外遊——從一碗麵條説起

時間:2015-02-25 16:01   來源:新華網

    一碗麵,在義大利吃的地動山響,怕是會引來眾多側目;一碗麵,在日本嚼得悄無聲響,則有一人向隅、滿座為之不歡之憾,廚師一定以為你和他有仇。

   近日,國家旅遊局披露的權威資訊顯示,2014年,我國內地公民出境旅遊首次突破1億人次,較1998年的843萬人次增長了10.8倍;中國除先後與19個國家簽署各類互免簽證協定外,還有37個國家和地區單方面給予持中國護照的公民“落地簽”待遇;美國宣佈放寬簽證政策,符合條件的中國公民,持商務和旅遊護照可長達10年期……

   由此可見,國人在境外“吃麵”的機會現如今太多了。不過,這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

   近來,國人在境外旅遊太過“任性”的舉止引發熱議,甚至有網友曬經歷,呼籲“出門文明點,別給中國人丟臉!”

   正如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良好素質的養成也需要時間的積累。不是為某些人辯護,倉廩實而知禮節,暴發戶變成貴族,需要過程。

   素質來不得急就章,而別的可以,那就是咱們國人經常説的:入鄉隨俗。上述麵條為例,它引發不了血案,卻能誘發素質爭論,帶來境外人士對國人印象的改變。

   風俗習慣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正如無法分辨筷子與刀叉的優劣,即使分辨明白,那又置印度人以手為具吃飯于何地?所以,到一個地方,盡可能地遵守當地的習俗。這樣做了,不敢説你已經融入當地主流,最起碼白眼是難得一見了。

   誰知道去的地方啥習俗啊?個別人也許覺得麻煩與委屈。這裡不怕為某些網站做廣告,問“度娘”,很多旅遊網站除了介紹當地風景、美食之外,風俗禁忌也都會涉及。

   當然,一些國際慣例是不用去考據的。比如,不能隨地大小便,不要闖紅燈,別在封閉場合抽煙……這些,全世界通行。如果這也不清楚做不到?只能建議先去幼兒園當幾年大班班長了,從生活ABC學起。

   有個別國人不服氣,辯解稱在境外,也能看到外國人不講素質,諸如此類。一句名言奉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