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莫做“低頭族” 過個溫情年

時間:2015-02-25 16:01   來源:新華網

  低頭族家長(網路圖片)

   ——聚焦春節文化現象系列評論之五

   繆俊逸

   春節本該是個歡樂祥和的團圓時刻,但大量的“低頭族”讓這個節並不溫情。

   有報告稱,2013年,中國網際網路人口數達6.3億,其中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數達5億。從娛樂購物到出行旅遊,從資訊溝通到健康美食,移動網際網路囊括幾乎所有服務的同時,也衍生出了大量“低頭族”。

   在北京上班的棗莊青年楊其林,每年春節都會回山東老家看望父母。他説,與以往過年忙於走街串巷拜訪親友不同,這兩年明顯發現自己變“懶”了,歸根結底可能是因為身邊多了一部智慧手機。為了讓春節期間的資訊保持暢通,他特地把自己的上網“套餐”升級為1G。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回家過年,父母張羅了一桌好飯,兒女們卻沒心思吃。他們低頭看手機,上微博、玩遊戲、發微信、搶紅包,顧不上和父母説句話。父親受不了這份冷漠,一氣之下將桌子掀翻。

   《2014國民家庭親子關係報告》顯示 ,17.8%的父母在與孩子共處時常看手機,51.8%的父母偶爾看手機 。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已開始“搶奪”親子時間。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低頭玩手機。”身體回家很重要,心回家更重要。

   因為家是人們心靈深處的港灣,“回家過年”本來就是大多數人的精神寄託。然而濃濃的人情味,卻被越來越方便也越來越豐富的手機世界慢慢侵蝕。

   我們常常樂此不疲地為網上那些“心靈雞湯”點讚,卻忘了與身邊人傾心交流;我們習慣通過短信、微信等互相拜年,卻鮮有對身邊人送上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

   我們忘了,人與人之間,不僅僅需要物質上的需求,更需要精神上的滿足。面對面地説説知心話,仍是人和人之間最有質感也最溫暖的交流方式。

   這個春節假期,讓我們將眼神和注意力從手機世界剝離出來,多陪父母聊聊天,多和孩子説説話。牽起親人的手,過一個溫情年。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