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教師成為“高危行業”

時間:2012-09-10 09:10   來源:齊魯晚報

  教師節是倡導尊師重教的節日。這些年,全社會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家庭對教育的投入也不斷加大,但讓人尷尬的是,師道尊嚴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在“重教”的環境中,教師卻有淪為高危行業的可能。

  作為承載民族希望和前程的職業,教師本來應該擁有良好社會形象和社會地位,但是現在不少人提到教師卻有種種不滿。有些學生家長擔憂孩子在學校得不到公正對待和良好的教育,即便自己在教育領域並無所長,也敢對正常的教學橫加指責。這看上去是人人關心教育,實際上給教師製造了沉重的心理壓力。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難免會緊張和擔心,唯恐失誤,更怕被家長要説法和被輿論口誅筆伐。因為一點意見分歧,家長鬧到府來的事情總是讓很多教師都感到頭疼。曾經“醫鬧”頻出,讓醫護行業滑向高危,現在各種外力伸入校園一較長短,不但干擾了正常的教學環境,也讓一些教師在心理乃至身體上遭到創傷。

  不能否認,教師與其他行業一樣,很難盡善盡美,其中確有不負責任誤人子弟的,也有索要紅包給家長增加負擔的,但教師也與其他行業一樣,絕大多數從業人員都有基本的職業道德,甚至在工作中表現得更為崇高。只是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讓教師與學生和家長的關係逐漸變得扭曲和脆弱。一些老師擔心家長誤會,降低了對學生應有的嚴格要求,與家長交流更是謹小慎微,而另一方面,一些學生在家長和社會輿論的引導下,把老師看做應試教育的指揮、亂收費的幫兇,缺乏應有的尊重,把老師的教學當做家長出錢購買的服務。在不正常的交流中,教師形象難免被歪曲和抹黑,教師無尊嚴,教學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

  實際上,很多指向教師的負面評價,都不是教師自身的過失或者不是教師自己所能解決的,一些人只是把對教育問題的不滿轉移到了教師身上,比如一些地方亂收擇校費、教輔書管理混亂、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無保障等現象長期存在,家長積怨已深,卻又看不到解決的希望。這些問題歸結起來,主要原因是財政投入的長期“欠賬”,使得教育資源在總體上呈現短缺的態勢,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更顯分配不公。面對教育改革的停滯,焦慮的家長無處問責,就容易把板子打到教師這裡。所以,要創造尊師的環境,首先還是要在制度上為教師鬆綁,不要讓教師成為“替罪羊”。此外,家長還應反省,自己對於教育的認識是否出現了偏差。如果我們總以為教育只是教師的事情,把家長對孩子應負的教育責任推卸得一乾二淨,把孩子的所有缺點都歸罪于教師,又或者我們總是急功近利,對孩子的學習孤注一擲,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都只會額外加大對教師的壓力,甚至讓教師成為令人望而卻步的高危行業。最終,可能被重壓壓垮的還是我們無比重視的教育。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給學生減壓的呼聲越來越高,現在我們還應當考慮給教師“減壓”,讓教師真正成為有尊嚴、有自主性的職業。良好的教育應該是寓教于樂,我們很難想像心理壓力巨大的老師會教出樂觀向上的學生。無論家長對子女寄予怎樣的期望,都不能背離這個基本的教育規律。(沙元森)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