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之痛何時止

時間:2012-07-04 13:52   來源:人民日報

  據媒體報道,湖北某市教育局違規挪用其下屬單位的事業編制,導致大量人員超編,23人的行政編制數,實際工作人員多達71人。更有甚者,一些退居二線的官員佔著編制卻不上班,工資一分不少,享受各種津貼,有“吃空餉”之嫌。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不少地方的中小學、特別是基層中小學,教師缺編現象十分嚴重,不得不大量聘請代課教師、臨時教師。這群特殊的教師沒有醫保、缺少培訓、收入微薄,為教育事業默默奉獻,卻常年看不到轉正的希望。缺編,儼然已成為制約我國教育水準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刺眼的對比,凸顯出教育領域內的“編制”之痛。網上曾經有一個帖子如此發問:“試問,有多少佔據人民教師編制的人,卻從未真正走上過三尺講臺?”

  超編與缺編並存,反映的其實是教育體制與機制中存在的大問題。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要求:要健全教師管理制度,完善並嚴格實施教師準入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教師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之一,其素質高低直接關係著教育的整體水準和民族未來的希望。因此,提高教師入職門檻,將真正優秀的人員吸納到教師隊伍中,給予其編制,“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準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準,並逐步提高”,是人心所向。

  但,這一定是建立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嚴格遵循國家有關規定的基礎之上。否則,“編制”之痛依舊會痛下去,令廣大教師心傷,令那些沒有“編制”的代課教師、臨時教師們心寒。

  但願“編制”不再有新聞,更期待“編制”不再是教育之痛,而是教育戰線上每一位敬業、合格工作者的合體“衣裳”。(趙婀娜)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