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重教”才能讓社會“尊師”

時間:2012-09-10 09:44   來源:西安晚報

  8日,在全國第28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來自北京市的百餘名優秀教師響應倡議,今年過教師節拒絕收禮。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在教育資源分佈不均衡的現實下,學校與教師也給社會留下了越來越功利的印象。如今,越來越多的教師正在努力維護著為人師表的形象。(9月9日《新京報》)

  作為與職業有關的節日,教師節表達的是社會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尊敬。自古以來,教師這個行業都更容易得到社會的讚譽,這是教師的職業決定的。但如今的教師職業卻似乎也有受到質疑的危險,很多學校和教師的所作所為甚至為人所不齒。雖然,這種印象多來自具體學校和個別教師,但是其對社會的影響卻是普遍的。

  所以,在教師節這樣一個表彰教師職業榮耀的節日,還需要教師自身的反思——自己應該如何“重教”,以讓教師這個職業具有值得社會尊重的“分量”。此時,教師的職業不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社會的尊重也不再是無緣由的天然好感,教師的職業只是因為其實際的價值而獲得社會尊重。換句話説,先有教師的尊師重教,才能有社會的尊師重教。

  那麼,教師該如何尊師重教呢?首先,教師應該問一下自己,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教師?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很難。那些具有專業知識、經過專門訓練的人似乎都可以成為教師,但因為教師不是普通的傳聲筒,教師還擔負著培養人的重任,因此對教師的要求必然要更高一些。

  而在現代社會,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師應該是一個“現代人”。所謂“現代人”應該是具有現代觀念的人,應該是與時俱進的人,應該是具有公民意識的人,應該是懂得人的價值的人。只有教師成為了這樣的“現代人”,他們才能把先進的文化傳遞給學生,才能夠真正地解放、發展學生,而不是扼殺學生。

  其次,教師應該問一下自己,什麼樣的內容應該告訴學生?既然教師是一個培養人而不是産品的行業,教師的教學內容就應該豐富一些,就應該側重於人的全面發展,而不是刻板地傳遞死板的知識。

  教師應該教授專業知識,這是教師的基本任務,但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的價值認知和社會認知,告訴他們,我們處於什麼樣的時代,我們這個時代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參與其中。同時,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念,告訴他們什麼是是非的標準,什麼是道德的底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樣的觀念引導不那麼實用,在考試中無法體現,在評優中無人在意,但這樣的價值引導確實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

  如果,教師沒有意識到提升自己的必要,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先做一個現代人,沒有看到教師的責任,沒有意識到社會認知和價值認知在教學中的分量,那這樣的教師一定是不夠全面的教師,這樣的教師就可能做出種種有損教師形象的事情來。那時,讓社會怎麼尊重教師?此時,是教師出了問題,而不僅是社會出了問題,只有教師以較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把自己當成一個現代人,把現代人應該具有的價值認知和社會認知告訴學生,這樣的教師才能真正獲得尊重。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