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的怒斥有多少道理

時間:2012-06-13 10:28   來源:武漢晚報

  6月11日,央視主持人崔永元發了一條微博,頓時讓湖南省教育廳成了眾矢之的。他這麼寫道,“崔永元公益基金培訓100名湖南鄉村教師。為此,湖南省教育廳回復:不反對、不支援、不參與。我們非常憤怒,正式評價湖南省教育廳:不努力、不作為、不要臉!”(6月12日人民網)

  翻一翻資料,“崔永元公益基金”于2007年9月由崔永元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發起成立,主要對部分優秀鄉村教師進行學歷、教學方面的培訓。無疑,這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項目,尤其是它關注到了農村和山區那些常被人遺忘、卻默默奉獻多年的鄉村教師群體。

  有這麼一個公益項目送到府,湖南教育廳為何會“不反對、不支援、不參與”?事後教育廳的一位周姓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説,“我們不是不支援,而是政府直接參與民間基金不合適……不能因為他是名人我們就要大力支援”。他還表示,教育廳接到類似需求都會儘量推薦專業機構。這點從《南方都市報》的報道中也可以得到印證。培訓活動的合作方負責人網友“土雪”説,“之前到各部門遊説時,首先得到的回復就是‘當地歡迎公益組織在此工作,但前提是不要添亂’”,“目前該公益活動的流程、申請方式等,已通過教育局下屬的教育基金會發佈”。

  政府部門對於民間組織的把握不定和猶豫態度,多多少少被崔永元的憤怒微博轉移了視線。我覺得對於任何事,不是一方宣稱抱有善良願望,另一方就要無條件支援的。如果涉及到政府部門,守住權力邊界同樣重要。這件事當中湖南教育廳之所以“矜持”,源於對民間公益組織的不了解、不信任,這肯定不應該。所謂“三不”,實際上是不想擔責任。但反過來想想,為什麼我們的公益組織會這麼依賴政府機構?不能獨立自主的辦事?這説明現有行政手段對社會的管控非常強,説明二者的地位完全不對等,也説明民間公益的土壤遠未成熟,活力遠未釋放。

  説穿了,關注崔永元怒斥湖南教育廳,不是要看明星和官員掐架,而是為政府在調配公益資源中扮演何種角色尋找答案,摸準定位。這樣即便不是崔永元而是個普通公民去尋求“支援”,官員們也能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必須幹什麼,幹到什麼地步為止。(林坤)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