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保護救護車優先權的期待

時間:2012-07-02 10:41   來源:京華時報

  北京擬出臺急救條例,保護救護車道路上的優先通行權,運載病人的急救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社會車輛拒不讓行將視同違法。

  媒體呈現出的個案和平常生活中的經驗告訴我們,一些社會車輛跟救護車、消防車等特種車輛搶道,幾乎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立法保障特種車輛的優先通行權十分必要。《道路交通安全法》對特種車的優先權做出了明確規定,《治安管理處罰法》也對社會車輛與特種車搶道的行為設定了具體的處罰措施。但由於執法標準不一、執法力度不嚴,立法賦予救護車的優先權很難落地,社會車輛的大量違法搶道現象都未得到糾治。

  國家立法已有明文規定,地方性立法的重心就不是簡單地重復上位法,而是制定必要的保證特種車輛優先權落實的規範細則,並建立健全科學可行的配套懲罰措施,以規則的可操作性奠定執行力基礎,才能形成法規制度的治理效應。從這個角度看,北京立法的看點不在於應不應當保障,而在於如何保障,如何落實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原則性規定。

  在期待立法更具實際執行力的同時,交管部門的執法水準也至關重要。社會治理,提高公眾參與觀念與自覺意識,要靠廣泛深入的教育倡導,也要以嚴密不鬆懈的常態執法來培育。建立在執法督促基礎上的習慣養成,往往構成法治下公民良好素質的重要外部機制。所以,保障特種車輛優先權不落空,不能僅寄望于社會車輛的道德自覺,關鍵還得從嚴格執法入手,以此培養人們尊重、避讓特種車輛的文明習慣。

  執法重點糾治社會車輛違法搶道,也要監督特種車輛本身的規範化行駛。根據法律規定,救護車在執行急救任務時才享有優先通行權,但生活中“山寨急救車”大行其道,諸如“急救車春節前京城送禮”、部分救護車套牌現象等時有發生,這也提醒我們需要加大對其執法監督,防止立法授予的特權被私人利用。救護車的“優先權”不能成為“免責特權”,既要講求“確保安全的前提”,更要確保特權行使的正當。否則,特權被濫用就會加深社會車輛的被剝奪感,最終影響到行車衝突時司機避讓的自覺性。

  總之,良好的保障特種車的交通秩序形成,需要立法的細緻規範,需要執法的多面督查,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維護。那種路邊車輛擁擠不堪而救護車卻能急駛救援的場面,是社會多方面力量努力的結果,未來的汽車倫理文明基因,恰恰蘊藏在你我之中。(傅達林)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