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救護車,哪來的生存空間

時間:2012-04-18 09:40   來源:錢江晚報

  據廣州日報報道,近年來,廣州一些假救護車在市區各大醫院招搖過市,非法接送需要轉運的病患者,跑一趟外省最高獲利2萬元。營運團夥間為搶生意,多次引發鬥毆和暴力事件。

  山寨救護車非法營運現象,在全國不少地方都有。且不説它車載“救護”設備怎麼陳舊簡陋,更不用説民間乃至官方都心知肚明這些貼紅十字等標識、裝警燈警報器的車輛是怎麼回事,只想問一個問題,山寨救護車為何能有獲利和生存的空間?

  問題好像也不怎麼複雜。被抓的其中一個團夥頭目孟某曾在醫院做過護工,是她發現了“絕佳商機”——許多病患者在轉院時醫院不提供救護車轉運服務,尤其無錢再醫治想回鄉終老的重病患者,一些正規運營的租車公司因覺得“晦氣“而拒載。患者別無選擇,只能坐山寨救護車。從收費上來説,山寨的或許還比正規車低廉些,至於“規範”什麼的,已經沒那麼多講究,只要能運到目的地就行。

  “黃魚車”、“黑車”,“黃牛”(倒賣火車票、專家號販子)、“黑診所”,等等類似的非法營生,不就是看“供需矛盾”突出,正常的供給無法滿足需要,才乘虛而入的?正是旺盛的“市場需求”,讓山寨救護車業務“應運而生”。

  為什麼“正規軍”甘願把這塊需求較大的市場拱手讓給“遊擊隊”?是醫療資源短缺,還是服務等意識短板?前者的原因肯定是存在的,但後者未必沒發生作用——你要轉院治療,你想回鄉終老,是患者自個的事,本院反正出不了救護車,山寨救護車你們愛坐不坐,與本院無關。

  有需求的市場,“正規軍”不去佔領,“遊擊隊”便聲東擊西。山寨救護車招搖過市,使救死扶傷與趁火打劫劃上了等號。而且隨著團夥勢力的日益壯大,山寨救護車非法營運結成以醫院保安、護工等充當仲介的利益同盟,各夥劃分“勢力範圍”。這些非法團夥,為爭客奪利戰火四起,頻頻發生暴力流血事件。要説這種非法營生存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何非等到引發血案,才被查和取締?如果這些團夥各居一方地盤,各做各的生意,各方相安無事,那是不是會睜一眼閉一眼,任其營生下去?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