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救護車”源於無法滿足的需求

時間:2012-04-18 09:05   來源:中國網

  近年來,廣州市區一些假救護車在市區各大醫院招搖過市地接送需要轉運業務的病患者。一輛普通的金盃麵包車貼上紅十字和“救護”等標識,裝上警燈、警報器後,便冒充救護車。這些“救護車”內部配有十分簡陋陳舊的醫療設備。團夥成員還身穿白大褂。某團夥頭目曾在醫院做過護工,發現許多病患者在轉院時需要救護車進行轉運,但大多數醫院的救護車並未提供這一服務,便瞄上了這個有壟斷潛力的市場。(4月17日《廣州日報》)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需求會自動為自己創造供給。一部分患者有轉院的需要,但正規醫院的救護車大多不提供轉運服務,一部分患者想回鄉下終老,而救護車、計程車都不願意提供服務,但院不能不轉,鄉下不能不回,如此一來,剛性的需求必然吸引來相應的服務提供者。“山寨救護車”出現已經很久,甚至分化出存在競爭關係的多個團夥,也説明,這部分市場還是比較大的。

  不過,“山寨”的東西畢竟是“山寨”的,不能與正規的相提並論。簡陋陳舊的醫療設備、穿著白大褂的“大夫”,這些正規救護車有的人或物在“山寨救護車”上都有,但在必要的時候卻未必能發揮作用。所以,上了“山寨救護車”的患者,其所面臨的危險是顯而易見的。

  鋻於“山寨救護車”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對其進行嚴厲打擊是必須的。但是,由於“山寨救護車”所提供的服務對部分患者來説是剛性的,打擊之後,這部分需求由誰來予以滿足呢?總不能讓這些患者自生自滅吧?

  其實,在正規醫院不能提供相應服務的情況下,一味地“堵”,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設施、服務、資質等均不到位的“山寨救護車”被打擊了,正規的醫院卻仍然不能為有轉動需求的患者提供相應的服務,也就是説,這部分市場需求仍然是存在的。所以,嚴厲打擊的結果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有需求的患者陷入困境,不得不花更多的錢讓連“十分簡陋陳舊的醫療設備”都沒有的社會車輛接送自己;一種是當打擊風頭過後,“山寨救護車”死灰複燃,繼續橫行。

  顯然,兩種結果對患者來説都不是好事。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也有兩種,一種是由正規醫院的救護車提供相應的服務,滿足患者的這部分需求;一種是在實行嚴格準入制度的前提下,開放這部分市場,由具有一定資質的社會車輛提供相應的服務,滿足患者需求,填補市場空白。

  從現實來看,正規救護車之所以不願意提供這方面的服務,與其平時救護任務繁重有很大關係,所以,讓正規救護車提供這些服務,不是不可能,但肯定需要增加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多效率上來講也未必合適。所以,在一定條件下開放這部分市場,或許是個不錯的辦法。但這又涉及一系列制度、監管等配套問題,如果做好,則考驗著相關部門的智慧。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