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謠言 何以屢辟不止

時間:2012-06-20 11:13   來源:北京晨報

  近年來,社會上關於食品的謠言層出不窮、屢禁不止,甚至引發公共危機。食品謠言為何如此氾濫?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新聞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891人參與),50.0%的人認為當下關於食品的謠言較多。(《中國青年報》6月19日)

  食品謠言的氾濫,幾乎與食品安全危機如影隨形。有些謠言不僅弱智,而且年復一年重復泛起,但總是擁有市場。比如“西瓜被注射甜蜜素和胭脂紅等食品添加劑增甜”,這種資訊早就被證明子虛烏有,但還是流傳甚廣。而近年來幾乎每到夏季,“西瓜打針”的謠言就會開始流傳,屢辟不止。再譬如各地頻出的搶鹽風波,儘管謠言本身並不具有“技術含量”,卻始終能在最短的時間裏誘發社會效應。

  謠言何以屢辟不止?有人説這是因為我們缺乏理性的公民獨立判斷力,從而導致相信謠言、傳播謠言,從謠言的受害者不知不覺淪為謠言的幫兇。這話聽上去似乎有些道理,千百年來,流言蜚語在中國一直大有市場;但反過來説,公民理性的養成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僅需要公民個體的善思判斷,還需要外力推動和制度保障——換言之,我們至今還缺乏一個滋養公民理性的社會土壤,最大的障礙就是資訊公開機制的落後和乏力,辟謠總是在謠言之後姍姍來遲。

  不過,公民理性缺失其實並不是食品謠言氾濫的關鍵因素。食品謠言氾濫在某種意義上説是食品安全危機的“倒逼效應”使然。因此,要想禁絕食品謠言氾濫必須要真正消弭食品安全危機,重塑消費者對於市場和監管者的信任。如果這種良性健康的信任體系不能得到構建,食品謠言終歸是“辟”不掉的。(陳一舟)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