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越改越多”何時是個頭?

時間:2012-05-28 09:54   來源:武漢晚報

  公車改革已走過18個年頭,每年公務用車購置費上漲勢頭仍難以遏止。財政部2011年初公佈的數據,目前我國每年公車購置費支出增長率在20%以上,年公車消費支出超過1000億元。全國政協委員莊威表示,各地超編和超標公車已呈氾濫趨勢。(5月27日《新華網》)

  看了這個消息,我真有點不敢再支援繼續搞公車改革了。“限車”必先“限權”。大量事實表明,讓公權歸公和公車交公,不能企望于官員的幡然醒悟和自我節制,必須借助強有力的社會監督和制度約束,必須做好下面三個字:

  一是體現一個“公”字。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首先,公車使用要標識化。在國外如波札那,民用車挂白底或黃底黑字車牌,而公務車則統一挂“紅底白字”車牌。為公車涂以區別於民用和商用的識別標記,以方便社會監督。其次,公車消費公開化。政府對公車的數量和每年用於購車、使用、養護的支出要定期向社會公佈,以接受公眾評議。

  二是取消一個“專”字。“為官即配車”幾成為官場相互攀比的潛規則,只有取消“專車”,才會限制“特權”。瀋陽市渾南新區將區管公車由60台車輛組成的公務車隊為120個部門服務的做法,值得借鑒。

  三是強化一個“罰”字。好制度貴在執行力。確保車改效果領導應當率先垂范,同時必須按制度嚴格實施問責。儘管公車私用屢見不鮮和公車超編、超標氾濫,但鮮見有人為此受到處罰。而缺乏問責的車改,難以遏制特權,也註定流於形式。(張玉勝)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