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樹公車形像是權力的自我約束

時間:2012-04-16 08:13   來源:齊魯晚報

  4月12日,山東省五大省級機關辦公廳聯合發出“公務用車樹形象,文明禮讓我踐行”倡議書,以身作則向“特權車”説不。 

  在城市之中,交通擁堵已經讓人心煩意亂,更給人添堵的是一些“特權車”的橫行無忌。所謂的“特權車”通常都是黨政機關的公務車輛。這些車輛在法律上原本沒有任何特權,但一些駕駛人員自恃所在單位掌握一定的權力資源,視交通安全法如無物,超速、逆行、佔道、亂停等特權行為屢禁不止。 

  “特權車”開起來很威風,但揚長而去的背後則是群眾的怨言和指指點點。很多實例已經證明,“特權車”危害了公共安全,影響了交通文明,敗壞了社會風氣,損害了機關形象,稱其為馬路公害也不為過。整治“特權車”,除了需要公安部門加大查處力度,還需要公權力機關加強自我監督。只有權力部門不給自己的駕駛人員撐腰壯膽,才能在根源上杜絕“特權車”。否則,個別部門以權力干擾執法,交警部門也會不堪其擾。 

  交通擁堵是各地在發展中普遍遇到的難題,也考驗著政府管理部門的智慧。這些年,省城濟南實施了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戰略,辟出公交車道,增開公交線路,極大緩解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但是,與此不和諧的一些現象依然存在,比如公車擠佔公交車道、非執行公務的特殊車輛亂用警報器等,而且往往是所在部門級別越高,駕駛人員的特權行為越是有恃無恐。此次,山東省五大省級機關發起聯合倡議,為改善省城交通環境盡心盡力,既讓群眾看到了聲勢,也讓群眾看到了希望。這種公開的倡議,是在呼籲社會和輿論的監督,體現了一種不怕監督、不怕出醜的勇氣。這種公開的倡議,也是在主動拿自己“開刀”,體現了權力部門的邊界意識和對法律的敬畏。有了部門的約束和公眾的監督,那些試圖仰仗權力為自己擺平問題的“特權車”就沒了退路,也為公安部門的嚴格執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這些行動的最終獲益者,將是最廣大的群眾。因此,我們也希望公眾能積極地回應省級機關的聯合倡議,為杜絕“特權車”、“霸王車”提意見、出主意,在日常出行中積極地監督公務用車。 

  無論“特權車”跑得有多快,只要權力有作為,就一定能讓它減速熄火。省級機關的聯合倡議就是有力的踩剎車,一定會取得實效。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