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四屆兩岸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東莞舉行(圖)

2017-07-07 14: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亞洲大學蔡少洲教授(左)將“智慧樹”傳交給上海電力學院電腦學院副院長畢忠勤

  臺灣亞洲大學蔡少洲教授(左)將“智慧樹”傳交給上海電力學院電腦學院副院長畢忠勤。(上海市臺辦 葛鳳章 攝)

  台灣網7月7日東莞訊 7月1日至5日,2017年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暨2017全球華人青年創新活動在廣東東莞禦寶花園酒店舉行。本屆活動的主題是:推進“創新、創業”,建設智慧城市。

  來自上海與臺灣的師生們在為期5天的交流活動中,教師們圍繞“大學校園建立創新中心”“職業教育中的創業教育”“創新大師培育的模式”“‘醫信’創新”“産學研創新”等課題展開研討。兩岸學生們帶著各自在校精心設計的成果,互相交流切磋後,呈遞給評審委員會參加競賽。

  經過兩岸教授專家的評審,12所參賽學校的46名學生分別獲得了冠亞季軍獎。其中: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羅鞘、石寅、沈宏亮設計的《智慧城市無人機平臺》創業冠軍;上海理工大學、臺灣亞洲大學趙卓、范凱迪、林俊德三同學合作的《智慧健康助手》獲創合冠軍;上海電力學院黃燦、劉澤龍設計的《電力之美(寵物陪伴)》獲專家特別推薦獎; 獲得冠軍獎的還有:上海理工大學黃鵬傑、張恩瑤、裴瀟倜設計的《基於SAAS移動醫療服務(智慧醫生)》;上海建橋學院王磊、沈元祥、沈旭峰設計的《苦力狗》;華東理工大學任強、虞倩雅、吳思玥設計的《小氪機器人》。

  本次活動評審委員、臺灣大仁科技大學曾世邦教授代表評審專家發言。他認為,此次活動具有兩岸應用技術類高等院校參與的廣泛性。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圍繞打造智慧城市,設計的項目不僅類型多樣,而且貼近生活,技術含量進一步提高。這些創新設計一旦成熟轉化為産品,相信一定會對社會做出貢獻。

  在頒獎者中,除了活動主辦方代表和評委外,還有一位企業家,她就是東莞百事威地産董事長陳嘉惠。陳女士從臺灣到大陸來投資發展已經18年了。經過多年打拼,現在已成為當地商業地産界的知名企業。為了推動兩岸青年學生的交流,幫助臺灣學生到大陸來創新創業,她專門為臺灣亞洲大學在自己的企業內設立了學生實踐基地。今年暑假開始,她分批接納臺灣大學生前來實習,每期10天,企業不僅提供學習實踐場所,而且提供食宿零用等生活保障。

  獲得獎項的同學們在發表獲獎感言時,紛紛讚賞這樣的兩岸學生交流活動,認為不僅增進了共識,而且啟發了思路。他們認為之所以能獲獎,是團隊合作的結果,也是老師指導的結果,更是兩岸主辦方搭建交流平臺的結果。

  全部活動結束前,活動組委會副執行長、臺灣亞洲大學蔡少洲教授鄭重地將一顆象徵枝繁葉茂、根深長久的“智慧樹”傳交給上海電力學院電腦學院副院長畢忠勤,這預示第五屆兩岸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明年將在上海舉行。

  説到這棵“智慧樹”,活動總監、上海理工大學夏耘教授説:這棵“樹”是第一屆活動我們學校設計的。樹枝像龍須,表示龍的傳人。樹枝還有上海母親河黃浦江的浪花和網際網路的寓意。樹葉用菱形,這個圖形在程式設計中表示判斷,希望學生在創新創業道路上每一步都要做正確的判斷。另外,每舉辦一屆,承辦方都會在“樹葉”上刻字留念,這樣一屆一屆傳承下去,意在代代相傳。

  此次活動由上海市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上海市大學生電腦應用能力大賽組委會主辦。臺灣亞洲大學、東莞市臺協黃江分會、東莞黃江百事威集團承辦。上海理工大學協辦。(台灣網上海市臺辦通訊員 葛鳳章)

  兩岸學生合作設計的《智慧健康助手》獲得創合冠軍

  兩岸學生合作設計的《智慧健康助手》獲得創合冠軍。(上海市臺辦 葛鳳章 攝)

頒獎典禮現場

頒獎典禮現場。(上海市臺辦 葛鳳章 攝)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