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滬臺校長論壇共商培養“雙創”人才教學大計

2017-07-07 10: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滬臺校長交流辦學經驗

  滬臺校長交流辦學經驗。(上海市臺辦 葛鳳章 攝)

  台灣網7月7日東莞訊 7月4日下午,來自上海和臺灣的應用技術型大學校長聚首東莞,舉行“校長論壇”共商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教學大計。

  論壇由上海建橋學院校長潘迎捷主持。與會校長認為,當下大眾“創新創業”已經成為兩岸社會對教育界提出的新任務,也是學校教育面臨的新課題。作為高校,承擔著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責任,要把這項任務列入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

  校長論壇上,滬臺校長結合多年教育實踐經驗,各抒己見,共同為開展“雙創”教育把脈,分享已經獲得的經驗和成果。

  潘迎捷表示,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舞臺,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怎樣讓這方面的教育具有國際競爭力?這裡麵包含三個面向:首先是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雙創”教育;其次是面向大多數學生,舉辦創新創業活動,如科技大賽,科技社團等;還要面向少數有創新意向的學生進行重點輔導活動。他認為,“雙創”活動近年來大陸很熱,在培養能説會做的人才方面,也借鑒了不少臺灣的經驗。在高校教育中重視“雙創”教育,是從源頭注入活水,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將成為我們應用類大學培養學生的重要內容。

  當下時代快速變革,傳統教育模式必然面臨更新升級。臺中科技大學鄭經緯副校長認為,學校培養學生,一定要著眼於於社會接軌。該校在振興科技發展中,注重將研發成就轉化為産業能力,教育鼓勵大學生制定創業服務計劃,指定老師帶領學生,對老師與學生提出專利申請的給予經費補助。鄭經緯校長説他到過大陸十幾次,對大陸利用高科技發展物流網給民眾帶來的便利印象特別深刻。

  臺灣亞洲大學副校長鄧成連認為,學生在校求學,需要學習專業知識,更需要培養創新能力。該校致力打造的五創學園(學生創造力;教學創新力;課程創意力;畢業創業力;創客自造力)已成為教育特色。學校為學生創造了機會,提供了創業平臺。學生一進校門,學校就將鼓勵創新的“DNA”植入了學生接受教育的全過程,充分體現了大學創新教育的豐富意涵。

  鄧成連表示,兩岸高校應該攜手合作。臺灣區域範圍小,但創新思維細緻活躍;大陸地域廣闊,産業發展迅速,臺灣創新教育需要和大陸高校深入開展交流合作,彼此擴大視野,就是為創新創業教育輸入全新的發展密碼。

  在論壇上,上海中橋職業技術學院校長陳曉斌介紹了“能學會做”的教育方法,要求培養出來的學生要能“創新、創業、創值”,具有競爭力。因為這所學校的業有專攻,學有專長,畢業生連續十多年就業率達到97%。

  校長論壇上,臺灣的校長感嘆大陸的教育規模和發展速度。上海的校長則認為臺灣師生思路活躍超前,教學計劃細緻週詳,學校注重師資培養,這些都值得大陸院校學習。(台灣網上海市臺辦通訊員 葛鳳章)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