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高品質發展為主題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

2022-11-07 13:56:00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作者:蔣麗(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區域發展研究所、廣州城市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品質強國、航太強國、交通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要堅持以高品質發展為主題。

  一、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一是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用好國家建立的全球專利庫數據,推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業龍頭企業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用,組織力量開展整合研究、協同攻關我國在關鍵零部件、原材料、生産工具和工業軟體方面的卡脖子問題。二是全面增強全國産業研發基地核心競爭力。在重點領域佈局一批國家産業創新中心,優化提升國家産業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基地,為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提供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撐。三是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通過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檢測研發出新材料、新生産工具、新軟體的性能,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四是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在現代化産業體系發達地區合理安排大科學裝置,提高共用水準和使用效率;組建量子資訊、光子與微納電子、網路通信、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現代能源系統等未來産業國家實驗室。

  二、高品質發展製造業

  一是保持製造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比重。不斷提升和保持製造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基本穩定。二是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鼓勵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三大經濟圈結合自身優勢打造世界級電子資訊製造業集群、汽車製造業集群、石化工業集群、裝備製造業集群。三是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積極發揮我國産業鏈供應鏈齊全的優勢,吸引海外高端産業鏈供應鏈落戶中國,以國內大迴圈為主,建設區域性産業鏈供應鏈集群,加強國際合作建設國際性産業鏈供應鏈集群,建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産業鏈供應鏈。四是推進製造業優化升級。加快製造業數字化發展,深入實施智慧製造,加快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鼓勵製造業企業上雲上平臺;促進製造業與生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服務型製造新模式。

  三、高品質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

  一是培育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繼續支援載人航太、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電腦、衛星導航、量子資訊、核電技術、大飛機製造、生物醫藥等優勢産業發展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二是建設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培育我國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新能源、生物醫藥、生命健康等世界領先産業發展成為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三是謀劃未來産業。提前佈局謀劃腦科學、機器人、基因技術、生物育種、未來網路、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産業變革領域,搶佔未來産業發展先機。四是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數字化發展。促進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與戰略性新興産業深度融合,促進平臺經濟、共用經濟健康發展。

  四、積極營造高品質現代化産業體系發展生態

  一是建立資金支援體系。加大政府財政資金投資力度,優化存量資金模式;加強金融要素支援,鼓勵金融資本、風險投資和民間資本投向現代化産業領域;充分發揮現代化産業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加大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力度,為現代化産業體系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二是建設多層級人才體系。加大面向全球針對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引進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等人才和團隊培養力度,加強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對高端人才和骨幹技術人才的培養,協調推動高校設立現代化産業領域急需方向的專業,為現代化産業集群建設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三是完善産業空間保障體系。規劃建設高品質現代化産業園區,加大園區土地連片整備力度,建設一批定制化廠房,為現代化産業體系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的空間保障。四是實行重點産業鏈鏈長制。實現培育一個世界級産業集群由一個龍頭企業牽頭、若干隱形冠軍企業參與、一套創新政策保障、一個戰略諮詢支撐,系列招商引資和重點投資項目組成的體系,精準高效推動現代化産業體系集聚發展。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