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本質屬性和當代關切
作者:徐平、于淼(均係中國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深刻領悟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本質屬性和當代關切,對於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方向,堅定“四個自信”,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
現代化是標識人類社會特定歷史時期和特定社會活動的核心概念,即人類社會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歷史過程。可以説,現代化不僅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産方式和存在樣態,而且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人類社會“現實的歷史”的發展趨勢。在這樣一場巨大的歷史變遷中,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既包含了現代化的共同特徵,又凸顯了現代化的中國屬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所推進的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國情的中國特色。”“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註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本質屬性是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即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創的社會主義制度框架的基礎上,不斷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因此,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前者來看,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決定要素。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偉大變革,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放眼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沒有哪一種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産黨這樣深刻地、歷史性地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程。歷史雄辯地證明,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人民幸福生活,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黨的領導既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大政治原則,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根本政治優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只要我們深入了解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革命史,就不難發現,如果沒有中國共産黨領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腦子要特別清醒、眼睛要特別明亮、立場要特別堅定,絕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動搖。”
從後者來看,社會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制度基礎,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根本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於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他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又是我們開闢未來的根本保證。”從一定意義上説,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就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安排為基礎,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要求而展開的實踐活動。也就是説,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取向,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謀求高度現代化與社會主義的統一,從而超越資本主義現代化,開啟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新的可能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相伴而生、相互契合,彼此加強、同向同行。當代中國的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雙重開創進程。這對於中國來説,完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性奠基;對於世界來説,創造了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擯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美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二
由於歷史背景、文化傳統、價值追求乃至社會制度的不同,與西方現代化道路相比,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具有鮮明的實踐特質。
自主性。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生成于近代以來“東方從屬於西方”的歷史境遇,這一歷史境遇只留給中華民族兩項歷史選擇:要麼走依附西方列強的發展道路,甘居資本主義體系的邊緣;要麼堅定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徹底擺脫資本主義體系的束縛。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沒有一個民族、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通過依賴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後面亦步亦趨實現強大和振興。那樣做的結果,不是必然遭到失敗,就是必然成為他人的附庸。獨立自主是中國共産黨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走自己的路是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得出的歷史結論。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認識到獨立自主的重要性,他深刻總結道:“在一個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國裏,要想發展工業,建設國防,福利人民,求得國家的富強,多少年來多少人做過這種夢,但是一概幻滅了。”毛澤東同志強調,中國必須獨立,中國必須解放,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不容許任何帝國主義國家再有一絲一毫的干涉。鄧小平同志高度珍惜並堅決維護中國人民經過長期奮鬥得來的獨立自主權利,告誡人們:“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任何外國不要指望中國做他們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我國利益的苦果。”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近代以來的全部歷史告訴我們,中國的事情必須按照中國的特點、中國的實際來辦,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正確之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土性。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具有鮮明的歷史縱深感和歷史必然性。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偉大民族,自古以來就創造了光耀世界的中華文明和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深深根植于中華文明的沃土。中華民族精神既體現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價值追求中,也體現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奮鬥歷程中。可以説,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源於中華民族悠久文明的歷史傳承,源於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反思,源於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持續探索,源於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實踐,源於新時代非凡十年的開拓創新。概言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在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革、內生性演化的結果。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之所以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就是因為它是從中國的土地中生長出來的。
人民性。馬克思主義把人類社會的現代發展指向了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中,資本主義的“現代社會”已經淪為奴役人民的“工具”。在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蘊含著深刻的倫理思考和正義原則,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核心理念與價值追求,從而鑄就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人民底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中國共産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堅持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進行了長期艱辛奮鬥。”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的根本方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貫穿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探索與實踐的歷史進程。
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一重要論斷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既表達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當代關切、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宏大境界,又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鮮明特色、凸顯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世界價值。
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漸進和突破相銜接、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貫徹新發展理念,就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統籌謀劃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朝著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合理、更加和諧的方向前進。具體來説,就是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用成為根本目的。這表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更加注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著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更加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著力增強社會發展的協同聯動;更加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更加注重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著力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提高對外開放品質和水準;更加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定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新發展理念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三者緊密關聯。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誌性成果,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一個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戰略目標,以全面依法治國為重要保障,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邏輯框架已然生成——“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共建共治共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由這一邏輯框架協調聯動所迸發出的巨大效能,讓當今中國呈現出一幅政治昌明、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生態友好的美好畫卷,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