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持續賦予“能源夢”更多時代內涵

2021-09-14 09:0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錦繡河山美如畫,祖國建設跨駿馬,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頭戴鋁盔走天涯”……出生於1980年的我,是聽著《我為祖國獻石油》長大的,深受身邊一批批來自五湖四海、立志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石油人的影響。小時候,為了勘探開採更多石油資源,父母要趕赴全國多地去參加油田會戰。幼時的我常想,長大後我也要投身石油事業,這樣就能有更多時間陪在爸爸媽媽身邊,這就是我最初的“能源夢”。再長大些,了解更多國內石油産業發展狀況後,我的“能源夢”更加具體,探索更高效的勘探、開採和煉製技術成了那時我心中的職業方向。

  懷揣著“能源夢”,我如願考入中國石油大學,並選擇了“清潔汽油生産核心設備的研製”作為研究課題。在保障能源供給的同時,如何實現清潔發展,這是發展給能源行業出的考題,也引發了我對能源産業、能源經濟的深入思考。

  “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優化發展能源工業,“十二五”規劃提出“推動能源生産和利用方式變革”“推進能源多元清潔發展”。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支援、規範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政策。2014年,帶著對新能源行業大有可為的發展預期,我成為新能源領域的一名“新兵”。再之後的“十三五”期間,新能源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我也在行業發展中不斷成長、不斷思考。

  今年3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將深度影響中國及全球未來的發展。這既是對行業發展的挑戰,也是促進産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在“雙碳”目標驅動下,解決我國新能源領域“卡脖子”的新技術、新材料問題,掌握能源發展主動權,成為所有能源人矢志奮鬥的目標。新時代的“能源夢”,不僅決定了我的奮斗方向,更點燃了我的奮鬥激情。

  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持續賦予“能源夢”更多時代內涵。打小生活在油田的我見證了一代代能源人的拼搏奮鬥,也努力踐行著能源人的擔當使命。從開展清潔高效的能源技術研發,到從事能源金融工作,再到投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事業中來,我深感榮幸,也深知責任重大。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能源人不忘“能源夢”,始終在路上,也必將保持定力、堅定信念,全力以赴地不斷推動我國能源行業高品質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14日 07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