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記錄偉大精神 激發奮進力量

2021-09-13 08:4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記錄偉大精神 激發奮進力量

  在四川綿陽市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旁,有一座特別的建築,從空中俯瞰,像是大地被地震無情地撕裂後留下的巨大傷口。這座建築名為“裂縫”,寓意為“將災難閃電般定格在大地之間,留給後人永恒的記憶”。這就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

  走進紀念館,序廳正中石柱鐫刻著“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15個大字。綿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紀念館黨委書記馮正碧介紹,基本陳展《山川永紀》分為6部分,真實記錄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嚴重破壞、抗震救災、災後重建以及黨的十八大以來災區發展振興取得的偉大成就。

  震後第一時間從汶川報告災情的海事衛星電話、打通“都汶”水上生命通道的衝鋒舟、唐家山堰塞湖搶險直升機吊繩……紀念館已徵集地震文獻實物資料共74萬件(套),其中珍貴文物63件(套)。截至今年7月底,紀念館共計接待社會公眾2085萬人次。開展抗震救災精神宣講“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軍隊、進企業”活動192場次,通過線上線下舉辦專題講座436場次,利用節假日、紀念日舉辦主題活動131場次,開展防震減災教育和實訓活動上千場次。

  “地震紀念館已經成為對外展示中國發展道路、發展模式、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窗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開展地震科普研究和防災減災教育的重要基地。”馮正碧説。

  本報記者 王明峰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