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球經濟綠色復蘇注入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考察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時強調,要傳承好塞罕壩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再接再厲、二次創業,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上再建功立業。
近年來,中國推動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實、力度之大、成效之顯著前所未有。“十四五”時期,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品質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讚賞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所做努力,希望與中國加強合作,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
“中國環境治理成果顯著”
半個多世紀以來,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庫布其沙漠變綠洲,毛烏素沙漠邊緣長出“綠色長城”,渾善達克沙地腹地培育出新草場……中國的荒漠化防治成績舉世矚目,塞罕壩精神凸顯了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習近平主席強調弘揚塞罕壩精神,把生態文明和綠色經濟發展得更好,向世界表明中國致力於綠色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決心。”阿根廷阿中研究中心主任帕特裏西奧 朱斯托表示,從塞罕壩的歷史變遷中,可以看到中國在荒漠化治理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俄羅斯西伯利亞聯邦大學自然資源和環境經濟學科學教學實驗室主任安東 佩熱夫表示:“40多年來,中國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分別增長一倍左右,人工林面積居全球第一,中國在綠色發展領域取得巨大成功。”
日本環境衛生中心客座研究員箕浦宏明表示,中國積極推動植樹造林工作,營造了包括塞罕壩百萬畝人工林在內的廣袤森林,這在世界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大面積種植人工林,有效遏制了荒漠化蔓延,推動了水源涵養和農業發展,可謂一舉多得。這一實踐為各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提供了範例。”“當前,氣候變化在全球範圍內造成巨大影響,中國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對人類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非洲碳交易所董事韋斯利 道格拉斯表示:“中國環境治理成果顯著,特別是空氣品質大幅改善。這是中國長期以來堅持國土綠化的成效,也與大力發展綠色清潔能源密切相關,中國綠色發展理念和經驗值得非洲國家學習。”
“形成全社會綠色發展的良性互動”
今年前7個月,中國新能源産業加快佈局,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同比均有所增長;上半年,中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清潔能源消費佔比提高0.4個百分點;從智慧工廠到智慧家居,從零能耗建築到新能源汽車,産業結構加快綠色轉型……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建設美麗中國的新征程順利開啟,中國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底色更加濃郁。
曾任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的埃裏克 索爾海姆認為,中國綠色發展的進展“鼓舞人心”,“每個人都在為碳達峰、碳中和作貢獻”。他舉例説:“在湖北,全球載電量最大的綠色純電動遊輪——‘長江三峽1’號完成船體建造;在內蒙古,中國企業將建設一個氫能—太陽能—風能綜合設施;江蘇、浙江等更多地區開展綠色旅遊,在關愛自然的同時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中國社會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葉連娜 克拉寧娜表示,中國積極推進旨在優化經濟結構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擴大節能産業、提高能源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科學應對氣候變化等。中國推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提高經濟發展品質,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
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刊文稱,中國綠色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在投資領域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西班牙《國家報》評論稱,中國採取多種舉措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包括進一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降低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等,生態文明建設正成為中國的優先發展方向之一。
“中國通過不斷完善制度來履行綠色發展承諾,包括大力開發清潔能源、推動碳市場交易、發展新能源汽車等綠色産業以及鼓勵綠色金融等。”韋斯利表示:“綠色消費成為趨勢,民眾環保理念不斷增強,政府支援措施及時跟進,形成全社會綠色發展的良性互動。”
“全球需要通過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歐洲,匈牙利考波什堡光伏電站項目今年5月正式投入運營;在非洲,中企承建的尚比亞下凱富峽水電站首批機組開始運作;在中亞,中哈合資建設的中亞最大風電項目——哈薩克扎納塔斯風電項目全容量並網發電……近年來,中國太陽能光伏産品已出口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風電整機製造佔全球總産量超過40%。憑藉具有競爭優勢的清潔能源技術,中國能源企業積極佈局海外市場,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清潔技術需求,加速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和綠色發展。
堅定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中國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推進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為全球減碳目標貢獻堅實力量。
朱斯托表示,中國的清潔能源技術通過綠色“一帶一路”走向世界,清潔能源成為阿中兩國合作的支柱之一。利用中國的資金和技術,阿根廷加快開發多種清潔能源,西北部已建成太陽能光伏電站,沿海地區正在充分利用風能,南部建成孔拉水電站項目。綠色經濟也造福了當地百姓,提高了當地生活水準,促進了社會可持續發展。
“從阿爾及利亞到塞內加爾,從衣索比亞、肯亞到尚比亞、南非,中國的風電、太陽能設備幾乎遍佈整個非洲。一些中小型新能源發電及儲能項目‘點亮非洲’,幫助很多地區實現了從傳統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跨越式發展。”塞內加爾經濟學家薩姆巴表示,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推進,中國的綠色能源産業不斷拓展,為全球相關産業發展提供助力。
中企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注重加強生態保護,共促綠色發展。在幾內亞灣的迦納特馬新集裝箱碼頭,中企在附近設立海龜孕育中心;在安第斯山脈,中企建設美納斯水電站時開展動植物拯救計劃;在新加坡騰格水庫的太陽能發電廠,中企堅持水質情況和生物多樣性監測,有效保護飲用水源地……
韋斯利説:“中國是全球綠色發展、合作共贏的典範。中國在該領域的經驗、技術和人才培養體系符合非洲國家發展需求,非洲國家應該更積極地與中國合作,跟上世界綠色發展的腳步。”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松表示:“中國堅持綠色發展,朝著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前進,也將點燃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為全球經濟綠色復蘇注入活力。”
“全球需要通過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讓世界擁有更多綠色。”索爾海姆説。
(本報北京、布宜諾斯艾利斯、莫斯科、東京、約翰內斯堡、馬德里、柏林8月31日電 記者龔鳴、姚明峰、榮翌、岳林煒、劉軍國、鄒松、姜波、李強)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01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