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生逢盛世,勇往直前

2021-06-28 09:0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100多年前,27歲的李大釗以一篇《青春》,讓無數青年熱血沸騰。“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青春之我,何其美好的存在。在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史中,無數青年建功立業,青年英傑數不勝數。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時,毛澤東28歲,正好是13位代表的平均年齡。王繼才第一次登上開山島時26歲,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平均年齡33歲,北斗團隊平均年齡35歲,國産大飛機C919的前期測試團隊平均年齡30歲……

  時間之河川流不息,迎來一代又一代新人,也見證了每代人不同的際遇和機緣。百年前的青年,面對的是救亡圖存;七十多年前的青年,面對的是建設國家;四十多年前的青年,面對的是改革開放……每一代人,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為民盡責、為國盡忠。

  但這又是一場接力賽。近代以來,無數青年苦苦探索,一代代人接力奮鬥。無論其處於哪個時代、哪個地域,無論其學歷如何、是貧是富,中國青年奔向的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偉大目標。過去一個多世紀的青年如此,今天的青年亦如此。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更是未來的。

  歲月反覆訴説這樣的道理——中國青年什麼樣,中國未來就是什麼樣;中國青年有多大理想,中國就有多大的夢想;中國青年下定決心前進,中國就永遠不會後退。

  中國青年前面有無數楷模,每一代青年又會成為後來人的榜樣。先輩們能建立新中國,後輩們就能實現富國夢、強國夢;先輩們能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後輩們就一定能打贏沒有硝煙的戰爭。戰爭年代如此,和平年代同樣如此。一次又一次,當黨和國家事業需要時,當洪水氾濫、地動山搖、疫情肆虐時,“40後”“50後”站出來了,“60後”“70後”站出來了,“80後”“90後”乃至“00後”……都站出來了!

  時代從未停止出題,中國青年從沒怕過。總是這樣,“青春氣貫長虹,勇銳蓋過怯弱,進取壓倒茍安”。奮鬥兩個字,寫在每一代中國青年的基因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接力棒已經交到了新時代青年手中,我們勇往直前,責無旁貸。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但面臨的困難挑戰也前所未有。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幾代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彼岸,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中國青年應有的英勇氣概!

  新時代為廣大青年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機會,提供了夢想成真的機會,提供了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何其幸運,背靠強大的祖國,擁有美好的生活,我們應該活出無比精彩的人生!時代昂揚向上的曲線,應該是中國青年的生命軌跡。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一代青年整裝出發,努力守護好建設好偉大祖國的紅色江山,創造無愧於歷史和人民的嶄新業績。

  讓我們奮力奔跑,奮勇向前!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