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黨的奮鬥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

2021-06-24 08:59: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寶貴經驗傳承好、發揚好,銘記奮鬥歷程,擔當歷史使命,從黨的奮鬥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6月18日,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前往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在參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時強調,銘記奮鬥歷程擔當歷史使命,從黨的奮鬥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指示貫穿歷史、現實與未來,為全黨不忘來時路、奮進新征程提出明確要求、標定前進方向。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創造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世界上偉大的民族。近代以後,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面對苦難,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後繼、不懈探索,尋找救國救民道路,卻在很長時間內都抱憾而終。1921年,中國共産黨誕生了,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産黨從創建時50多名黨員,浴血奮戰,百年奮鬥,發展成為9000多萬黨員、在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執政70多年而長盛不衰的世界第一大黨。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具有500多年曆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闢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具有70多年曆史的新中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短短40多年裏擺脫貧困並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

  百年歲月,斗轉星移。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説服力的教科書。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深入學習中國共産黨波瀾壯闊的不懈奮鬥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在新征程上,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要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懂得黨的初心和使命之可貴,理解堅守黨的初心和使命之重要,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中國共産黨立志於中華民族韆鞦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今日之中國,也正如先烈們曾經期盼的,“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更加自覺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理想信念,學好用好黨的創新理論,賡續紅色血脈,發揚光榮傳統,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更好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薄力量。只要我們始終挺立時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堅克難最前沿、植根最廣大人民之中,我們黨就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産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為共産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等領導同志鏗鏘有力的宣誓聲響徹中國共産黨黨史展覽館大廳,久久回蕩。這是初心使命的再宣示,這是接續奮鬥的再出發。歷史啟迪智慧,奮鬥彰顯力量。“胸懷韆鞦偉業,恰是百年風華。我們秉持以人民為中心,永葆初心、牢記使命,乘風破浪、揚帆遠航,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銘記奮鬥歷程擔當歷史使命,從黨的奮鬥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必將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