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促銷大戰 商家PK消費者誰算得過誰?

2009-12-29 08:36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胡珊珊
  年末將至,本市各大商場的折扣大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不少商場還推出通宵營業的促銷手段。記者近日走訪多家促銷商場發現,儘管消費者對大幅度的促銷活動表現出強烈興趣,但一些商場在管理或準備上的不足,仍舊給消費者“血拼”帶來一絲不快。

  算賬,誰更精明?

  “滿99元減50元”、“滿199元減100元”、“滿300元減150元”、“滿100元送100元”……這些是近期最常見的購物折扣,儘管表述不同,但基本都保持在5折左右。相對而言,“滿200元送100元”、“滿300送160元”等滿額送的促銷力度就要來得小一點,平均在7折左右。購物論壇上,很多消費者圍繞折扣大小算起了賬,並且互相提醒只有算對賬,才能買得精明。

  可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即使消費者算得再準確,也未必能買得划算。在一家推出“滿99元減50元”活動的商場裏,消費者陳小姐選購了總標價為696元的産品,營業員開出“減300元,實付396元”的收款憑證。陳小姐回到家才發現,696元應該減去350元,可想到來回奔波麻煩,她只有自認倒楣。在搶購現場,不少櫃檯排起數十人的長隊,一些營業員為了加快開票速度,就把“滿99元減50元”、“滿199元減100元”等變成計算較為簡單的“滿100元減50元”、“滿200元減100元”。消費者搶購心急,一不小心,就在零頭上吃了虧。

  材質,誰更了解?

  年末促銷大戰中,珠寶首飾也是商家的競爭重點。但記者注意到,“白金”這一新名詞正成為商家玩弄的新概念,一些消費者不知不覺就上了當。一家銀樓裏,營業員向一對年輕人推薦一款鑽石婚戒促銷套裝,聲稱只要買滿一定金額的裸鑽,就能贈送白金戒托,“一克白金要400多元錢,一個戒托3克左右,等於便宜了1000多元錢。”但記者查看促銷規則後發現,營業員所説的“白金”戒托並非鉑金戒托,價格不到每克400多元。

  專家介紹説,鉑金是一種元素,而白金是混合物。在上海,很多消費者習慣把鉑金稱為“白金”,但鉑金才是這一貴金屬的學名,化學符號是Pt,目前每克單價要比黃金貴100元左右。而白金是近年流行起來的一種混合貴金屬,其主要原材料是黃金(化學符號Au),然後加入銀、鎳、銅等其他金屬,改變黃金的黃色光澤,製造出銀白的效果,常見混合比例是75%的黃金加上25%的其他金屬,所以標記為“18K白金”、“750白金”等。由於材質完全不同,且白金中的黃金含量比純黃金低,所以白金和鉑金的價格相差較大。

  人流,誰來引導?

  用摩肩接踵、人滿為患來形容促銷中的商場一點也不誇張。記者在一家進行通宵促銷的商場內看到,由於晚上9點後的促銷力度更大,很多年輕人都選擇這時候搶購,一些服飾品牌的貨架被擠歪了、展示櫃也坍塌了。面對這一情況,商場工作人員只是採取用隔離帶進行限流,可大量的人群依舊蜂擁而來。

  記者注意到,不僅僅櫃檯成為人群最集中的部位,廁所、收銀臺也排起了數十人的長隊。可在那些出售非熱門商品的樓層,廁所、收銀臺卻基本閒置著,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任羽中)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