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買基金:如何佈局最掙錢

2009-12-16 08:36     來源:遼沈晚報     編輯:胡珊珊
  【核心提示】

  隨著年底的到來,基金的最佳購買時機也在逐漸向我們走近。

  在股市投資中,有這樣一種觀點:年底買基金回報多。這主要是因為年底一般是股市比較低迷的時候,股票型基金的單位凈值也比較低;而當第二年股市向上的時候,股票型基金的凈值回升速度將會遠遠超過股指的漲幅,投資者也就會獲得比較豐厚的收益。其實,不僅是股票型基金,像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品種,在今年年底的機會也非常大。

  昨日,國金證券首席分析師張劍輝詳解了幾類基金的投資前景,為投資者年底前實現收益和提前佈局明年,提供參考。

  【開放式基金】適當佈局大盤風格基金

  上周基金市場呈弱勢震蕩的格局,成交量萎縮,投資者觀望情緒濃重。從市場風格來看,小盤股相對大盤股的估值溢價已經接近歷史最高點,小盤股正呈現出一定的泡沫化特徵,但目前來看市場風格的轉換並不順暢。基於對明年一季度流動性改觀及經濟面對風格轉換相對有利的判斷,建議投資者將風格搭配趨向均衡,適當佈局大盤風格基金,其中基本面較好的證券與保險行業持有較多的基金可以重點關注。

  此外,通脹預期關注度呈現出顯著上升的態勢,從主題投資的角度,可繼續側重通脹相關行業板塊的基金。

  【封閉式基金】尋找階段性投資機會

  本週封閉式基金價格隨市震蕩,整體價格逆市上漲,從上週五的折價率來看,傳統封閉式基金折價率較前周小幅收窄,內部折價率分化的格局延續。

  考慮到目前市場弱勢震蕩、投資者謹慎的心理,短期內傳統封閉式基金圍繞當前折價率反覆波動的格局或將延續,投資者可以隨市場變化及基金折價率的波動情況,尋找階段投資機會。另外,基金凈值表現仍是基金二級市場表現的重要基礎,以2009年以來基金凈值和價格的比較來看,兩者呈較強的相關性,尤其是在當前市場環境中,管理能力突出的基金可以重點關注。

  【債券型基金】明年行情將好於今年

  上一週,55隻普通債券型基金3漲5平47跌,與2008年相比,今年的債券基金市場風光不再。不過,2010年債券市場的收益情況可能會好于2009年。首先,信用産品的豐富會改善2010年市場的收益曲線;其次,經濟環境的變化,使得市場情緒在向債券市場逐漸傾斜;另外,近期債券市場的資金流有一定改善,資金的寬裕也會對債券市場有積極的影響。而債券市場收益率的改善,可以讓債券型基金,尤其是純債券型基金松一口氣。

  【QDII基金】海外經濟復蘇 明年將受益

  上周海外主要市場震蕩下跌,QDII基金業績平均下跌1.64%,華寶海外表現最為抗跌,小幅下跌0.87%,交銀環球、工銀全球等也表現居前。眾多基金公司選擇當前發行QDII,一方面與終於獲得外匯額度有關,另一方面是看好經濟復蘇大趨勢下海外市場面臨良好投資機會,明年QDII基金仍將受益於全球經濟回暖。

  年底盈餘5萬元

  咋理財最科學

  案例:市民肖女士今年34歲,老公37歲,為一家國企在職職工,每月兩人工資總額為8000-9000元左右,房子出租的租金每月1800元。

  單位有五險一金,現有住房兩套,無債務,存款40萬元,其中10萬元為保險型存款,三年內不能取出,20萬元為一年定期存款,10萬元為一年存款,這筆錢一年內不能取出。目前,孩子上小學二年級,由姥姥姥爺照料,每年大約給公婆生活費5000元左右。除此外肖女士夫妻每月生活費約1000-2000元。這樣每年的支出約為4到5萬元,現在手中還有流動現金為5萬元。

  【財務分析】

  通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肖女士夫妻雙方都有穩定的工作,收入穩定,並且有一定的固定資産,財政基礎殷實,投資基礎穩定,流動資金充足。

  【理財建議】

  從肖女士提供的情況來看,她的家境好,家庭年支出低,資産量大,很適合投資。這對夫婦有5萬元的流動資金,這部分錢應該進行合理分配。建議拿出12000元-15000元作為流動資金,剩餘的35000元—38000元可以投30%在股票上面,基金理財産品可以分配到40%左右,另外30%放在固定收益類産品上(例如銀行存款)。建議考慮在消費過程中使用信用卡,這樣既能培養夫妻記賬的好習慣,還可以將卡上的積分積攢起來,到年底換購一些商品。

  另外,兩人的投資理財中缺乏保障性投資,應該補充進來。對於在保險的選擇上,兩人在單位都有五險一金,但作為以後的養老金是遠不夠的,建議投以相關的商業保險。夫妻有一孩子,為以後長遠考慮投資商業保險也可為孩子存一筆教育資金。在投資上,最好按步就班,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進行分析,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可去銀行做評測。 ( 孫哲 張元元 )

  聲明: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