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銀行家的眾生相

2013-01-22 13:38     來源:中國網     編輯:王偉

  瑞士小鎮達沃斯 (Davos),常年空氣幹爽清新,因此成為各種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最佳療養地。當然,這裡吸引人的不只是空氣。

  隨著監管的放鬆和銀行業績普遍轉暖,將於當地時間本週三召開的2013年達沃斯論壇很可能令赴會的銀行家精英們擺脫以往的難堪。

  銀行家喜憂參半

  按計劃,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傑米 迪蒙 (JamieDimon),將出現在本週三達沃斯論壇開幕式的某個會議上,但他很可能被一連串的追問攪得煩躁不堪。儘管摩根大通去年四季度盈利大幅提升,但迪蒙卻因為“倫敦鯨”事件而薪酬折半。

  其他一些銀行家也有類似苦惱:去年12月,瑞士銀行認罰15億美元,以了結Libor操縱案;而瑞士另一家銀行Wegelin,則在前不久承認幫助美國客戶逃稅12億美元。

  現在,一些政府官員開始相信另一場銀行危機將在歐洲爆發,特別是在西班牙、義大利等南歐國家。報道稱,德意志銀行正面臨德國政府調查。去年12月,因有職員涉嫌逃稅和洗錢,該行位於法蘭克福的總部遭到數百名警察搜查。

  但並非所有銀行家都心事重重。本月初,巴塞爾委員會同意修改銀行流動性覆蓋率(LCR)規定,以降低銀行流動性緩衝規模,同時促使銀行使用部分儲備向實體經濟放貸。此外,新規還將LCR條件大幅延長4年。

  很多分析師將此規定看做一大福音,因為當金融危機真正來臨時,銀行可以用藍籌股和公司債作為緩衝,以防止陷入雷曼兄弟當年的流動性枯竭。倫敦數據供應商Markit的一位信用分析師GavanNolan稱,“新規明顯利於銀行,但其影響力不應被誇大,因為要賺錢比過去更難了。”

  波士頓大學法學院教授、前美聯儲官員CorneliusHurley則認為,“在巴塞爾新規後,幾乎所有的銀行家都大喘了一口氣。但由於達沃斯論壇上的討論將決定未來金融監管方向,現在確實存在一種風險,即之前的監管努力會前功盡棄。”

  而聽眾們不再挑剔的另一大原因是,依靠投資、債券承銷和房屋貸款業務上的增長,華爾街大行利潤終於出現井噴。去年第四財季,高盛凈利潤同比猛增186%,摩根大通凈利潤則同比增53%。

  銀行業改革的前車之鑒

  很多人認為達沃斯論壇是只説不做,這種看法未免有些極端且有失公允。

  比如在2010年達沃斯論壇上,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巴尼 弗蘭克曾悄悄會見了數位頂級銀行家,其中一位是時任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的BrianT.Moynihan。

  但不久後,弗蘭克帶著憤怒離開論壇,因為這些銀行家不願意接受更多的防禦措施。1個月後,震驚華爾街的多德弗蘭克法案旋即出臺,而這正是出自巴尼 弗蘭克之手。

  該法案極大程度上限制了銀行的能力,如採納所謂的“沃克爾規則”,通過限制大型金融機構的自營交易和高風險的衍生品交易,從而防範系統性風險。另外,在限制金融高管薪酬的同時,擴大監管機構權力,破解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的困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此次參會的華爾街銀行家中,花旗會派出7名代表,摩根大通、高盛和德意志銀行將各派6名代表,瑞銀、大摩、匯豐和美銀則將各派5名。(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 楊可瞻)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