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絕外資炒匯不同調 臺“金管會”杠上“央行”

2010-04-30 12: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程軼文

  中新網4月30日電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臺“央行”對疑似有炒匯企圖的外資窮追猛打,但真正掌握外資生殺大權的“金管會”卻持有不同態度。“金管會主委”陳衝29日在“立法院”提出兩點,他反對將這些資金稱為“炒匯清單”,並指出,這些停泊在“非證券項目的資産”上面的外資,家家都有代管銀行,除“炒匯”外也會轉進其他項目。

  臺灣“央行”對匯入臺灣卻沒有投入股市的外資,提出各種驅離手段以來,當局高層首度提出的不同聲音。陳衝並明確表示,不應該説停在證券以外的項目,就是炒匯,畢竟在不同的時間,停泊在不同的項目的做法,“在國際上很正常!”

  陳衝是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做了上述表示。“立委”盧秀燕問到,“央行”交給“金管會”炒匯名單,“金管會”後續如何處理?陳衝首先就説,不應該稱他們為“炒匯清單”,這是錯誤的説法,“金管會”所收到的文件,是停泊在“非證券項目的資産”上面的外資。

  由於陳衝的即席答覆,和“央行”堅決反對外資炒匯的立場不同,而“金管會”又擁有外資設立的準駁權,引發關注;盧秀燕隨即問一旁的“央行”副總裁周阿定説,“難到查炒匯的結果,只是誤會一場?”

  周阿定對此表示,“央行”本身有監視名單(watching list),一方面跟基金經理人溝通,一方面也跟“金管會”溝通。他説,先前所説的新台幣3600億元炒匯資金,目前已經呈現穩定(stable)的狀況,顯示“央行”的努力,達到一定的目標。

  周阿定還説,這些炒匯資金折合100余億美元,分別擺放在銀行存款、借券的保證金、或購買臺灣的公債。但臺灣公債十年期的收益率,約1.4%至1.5%,美元十年期收益率大概是3.6%至3.7%,外資卻未選擇收益率較高者,很奇怪,“央行”也常常問他們“是不是有其他因素考慮?”

  至於新台幣升值壓力是否真的很大?周阿定表示,操作過程會有正常或偶發的因素,除了外資以外,“央行”也會留意廠商是否也在炒匯。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