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無休 “不交易”也是一種策略

2010-04-28 09: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電影《少林足球》有句經典臺詞讓不少人過目難忘,那就是“鐵布衫”三師兄撂下的那句鏗鏘有力的“我一秒鐘幾十萬上下,陪你去吃雜碎面?”實際上,這也符合不少人對於股市投資的印象,所謂“時間就是金錢”,低吸高拋的時機稍縱即逝,因而股市無休,折騰不已。

  不過真正的高手卻不一定這麼看。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Jason Zweig就曾專門撰文介紹美國共同基金行業明星交易員John Laporte“不交易”的賺錢秘訣。John Laporte最近剛剛從T. Rowe Price公司New Horizons基金退位,在其持有量最大的20隻股票中,有三分之二的股票都至少持有了五年,最大頭寸的持有時間超過了14年。據稱他還曾勸告繼任者Henry Ellenbogen也少做交易。

  那麼“不做交易”的戰況如何呢?據統計,投資者如果在Laporte上任之時、即1987年股市崩盤之前三周在這只基金中買了10,000美元,現在就擁有78,000美元。如果是投資于覆蓋小企業的羅素2000成長型指數(Russell 2000 Growth Index),現在僅升值至52,00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Laporte的成功可能也並不是偶然的。據晨星公司(Morningstar)稱,投資組合交易率最高的美國共同基金在過去十年間的年平均業績比交易最慢的基金低1.8個百分點,可見更高交易並不確保更高回報。

  實際上,頻繁交易的缺點顯而易見,其不僅會耗費更多成本,還會讓投資者更容易受市場短期波動影響,助長患得患失的不良情緒,對個人和專業投資者都一樣。

  也有調查支援這一點。在日前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和大連恒基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的中國股民心理調查中就發現,在股票交易策略方面,有明確交易計劃的散戶投資業績顯著好于無計劃的散戶,並且對於有計劃的散戶來説,採用長線交易策略比採用中、短線策略的炒股業績更好。

  正因如此,如果你並非鳳毛麟角的短線高手,那麼在股票基本面沒有出現根本性變化的前提下,與其戰戰兢兢地盯住股市那“每秒鐘上下的幾十萬”,還不如從容地去吃一碗雜碎面,有些時候,忍住一時技癢,以不變應萬變也是一種策略。就像巴菲特所説的:股市就是一個再交換中心,資金從積極人士之手流向有耐心之人手中。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