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金融機構熱推人民幣投資産品

2010-07-23 15:44     來源:新華網     編輯:程軼文

  中國人民銀行19日與中銀香港簽署了新修訂的《香港銀行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協議》,並就擴大人民幣貿易結算安排簽訂了補充合作備忘錄,使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打開新的局面。連日來,各大在港金融機構爭相推出多款人民幣理財産品。香港分析人士表示,香港人民幣投資市場雛形初現。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央行與香港簽署修訂後的人民幣業務清算協議是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非常重要的一步,關鍵是清除了跨行資金轉賬障礙。“這樣,香港的企業也好,個人也好,就可以跟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的賬戶連起來了。”

  清算修訂協議簽署後,在港金融機構紛紛搶發人民幣理財産品,而且人民幣理財産品複雜性也有所增加。

  截至22日,已有匯豐銀行、恒生銀行、渣打銀行、中信銀行國際、交通銀行香港分行、中銀香港等多家金融機構,先後推出人民幣“靈活提存定期存款”、“三級跳利率”人民幣定存等一般存款,以及“貨幣掛鉤存款”、“利率掛鉤存款”等人民幣結構存款産品;同時,匯豐保險、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中銀人壽、交通銀行香港分行等也相繼推出了多款人民幣人壽儲蓄保險産品。

  據了解,上述各類人民幣投資産品頗受市場歡迎。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于泳表示,21日推出的人民幣儲蓄保險,下單情況十分熱烈,首日已簽約30份,有近50萬元的保費,他期望首7個工作日保單金額可突破1000萬元。而匯豐也在21日再推出“利率掛鉤存款”。渣打銀行表示,該行推出的人民幣掛鉤結構産品銷售情況理想。

  “現在香港市場上的人民幣投資産品是百花齊放。”中信銀行國際執行副總裁陳鏡沐表示,自清算協議修訂後,市場上可以交易的人民幣産品與其他外幣産品沒有兩樣,“現在美元的存款可以做的理財産品,人民幣也可以做。現在金融機構開發和銷售人民幣投資産品限制少了很多,唯一的限制可能就是個人每日的兩萬元兌換上限。”

  中信銀行國際正積極發展人民幣業務,早前就推出第一隻由香港本地銀行發行的人民幣存款證;20日及21日,該行也分別完成香港首宗人民幣外匯掉期交易和首宗人民幣現貨交易。陳鏡沐表示,市場對於複雜的人民幣理財産品有需求,中信銀行國際也會因應市場需求陸續推出相關産品。

  儘管産品越出越多,但廖群表示,現在的産品還處於比較簡單和基本的階段。不過,他預計人民幣投資産品的發展可以非常快速,下半年香港市場很快就會出現人民幣基金和股票産品。

  廖群説,隨著人民幣投資産品出現和更加多元化,預計香港的人民幣存款規模也會很快突破1000億元,年底可以達到1200億至1300億元。(記者 蘇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