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可轉債發行啟動 市場預期回報樂觀

2010-05-31 13:21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程軼文

  為補充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中國銀行400億元A股可轉債將於5月31日啟動發行。

  5月30日晚間,上交所網站發佈公告稱,本次共發行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以下簡稱“中行轉債”),每張面值為人民幣100元,共計40000萬張。中行轉債上市首日的轉股價格為每股3.88元。

  本次中行轉債向原A股股東優先配售股權的登記日為2010年6月1日,2009年度分紅派息股權登記日為2010年6月3日。

  此前,中行400億元可轉債發行于5月24日通過了中國證監會發審會審核。由於本次可轉債發行恰逢銀行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市場分析,中行轉債將與中行A股可望共同為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不會攤薄股東權益公告顯示,本次中行轉債以較高比例向除控股股東以外的原A股股東實行優先配售,每股中國銀行A股可優先配售3.75元可轉債。優先配售後餘額部分(含原A股股東放棄優先配售部分)採用網下對機構投資者配售和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網上定價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若有餘額則由承銷團包銷。

  分析人士認為,可轉債下有債券價值作為保底,隨著正股價格的上漲收益上不封頂,設置對原股東優先配售的條款可以有效保護原股東利益。

  根據公告,中國銀行關於原股東優先配售的條款,是以不低於50%的比例向除控股股東以外的原A股股東實行優先配售,並據測算,最終優配比例確定約為60%。如果全部可轉債實現轉股,以4.02元/股的轉股價格計算,A股公眾持股佔A股流通股比例將有望升至8.71%,同時可進一步多元化中行的股東結構。

  由於可轉債相比純股權類融資,對於每股收益、ROE等指標的攤薄具有滯後性和漸進性,因而,中行轉債于2010年6月完成,從2010年年底開始逐漸轉股,按照4.02元/股的轉股價格進行計算,中行轉債全部轉股後,每股收益約被攤薄3.77%。

  不過,根據相關的統計,近20家機構的研究員對中行進行了盈利預測,預計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中行每年均能保持超過15%的增長速度,其自身的盈利增長已完全可以抵消可轉債發行並轉股帶來的攤薄。考慮到可轉債發行後,銀行的資本金增長將可以支撐業務規模更快速的增長,並帶來盈利的進一步增長,實際情況將會比上述預測更為樂觀。

  因此,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可轉債融資不僅不會對中行的總體經營指標帶來實質性影響,隨著新增資本帶來的新增收益逐步顯現效應,中行的股東價值還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中行轉債發行正逢其時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基於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品質及其撥備政策、房地産相關政策以及銀行大規模密集融資的擔憂,A股市場銀行板塊大幅下跌,目前行業2010年P/E和P/B僅為11倍和2倍,處於歷史低位。

  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中行A股收盤價為4.01元,對應2010年一季度每股凈資産2.14元的市凈率僅為1.88倍,低於同業平均水準,也低於工行、建行、交行等上市國有大行的估值水準。

  而市場分析認為,中行自上市以來,市凈率絕大部分時間在2倍以上,中行當前股價被明顯低估,估值優勢十分明顯,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在資本市場企穩後將有較大上漲空間。

  與此同時,中行未來成長動力充足。短期來看,隨著國內市場流動性的增加以及通脹預期的升溫,2010年加息的預期正逐步增加。從歷次利率上調看,定期存款、貸款利率上調幅度明顯大於活期存款利率上調幅度,而中行活期存款佔各項存款比重達到一半左右,因此法定存貸款利率上調,整體上對中行凈息差水準具有正面影響。

  中行有關人士則介紹,從國內市場看,2009年中行境內機構人民幣公司存款、貸款分別新增8426.59億元和8464.74億元,增速分別為49.22%和50.25%,增幅居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之首。從國際市場看,由於各主要經濟體已渡過了金融危機最困難的時候,經濟發展開始逐步回暖,在此背景下,中行的海外業務也將同步復蘇,為公司貢獻新的業績增長點。

  長期來看,中國宏觀經濟V形反轉已經形成,消費和出口持續增長,宏觀經濟的復蘇有利於銀行盈利的增長和資産品質的穩定。

  基於上述因素,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中行此時發行可轉債正逢其時,而投資者在股價低估之時投資可轉債,不但可以規避短期振蕩風險,亦能分享中行成長帶來的超額回報。(記者 李嵐)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