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洋:三因素主導未來走勢 關注風格轉換

2010-09-02 09:25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8月以來的震蕩格局沒有明顯改變,市場仍然處於多空因素對峙的膠著局面。目前來看,影響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集中在經濟走勢、通脹預期和房地産調控前景三個方面。雖然我們認為以上因素利空影響有限,但在投資者達成統一預期以前,市場仍然需要一定震蕩過程。

  市場預期待進一步統一

  對信貸環境改善、通脹壓力減小、從而政策調控空間加大的預期,主導了本輪反彈上漲過程。不過市場預期也沒有完全達成統一,這直接導致8月以來市場的震蕩過程。

  影響市場預期的問題之一是房地産市場調控前景。在7、8月份樓市回暖導致調控措施收緊後,目前整體緊縮氛圍還沒有明顯好轉。秋季傳統銷售旺季的到來,是考驗現有政策效果的試金石。我們傾向於認為,從緊落實信貸政策抑制投機性需求,通過區域限價措施穩定房價預期,能夠達到房地産市場“價穩量升”的良性狀態。但房價能否理性回歸,減輕政策壓力,目前尚不能給出絕對判斷。

  近期週邊經濟悲觀數據再次激活了“二次探底”預期,國內經濟走勢也因此增添了一絲迷茫。我們的觀點並不悲觀,雖然房地産調控使得投資增長預期受到影響,但此次調控中明顯包含有保有壓的結構特徵,下半年加速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目標確定,將在一定程度上對衝投資數據下滑。而8月底開始的“聖誕訂單”又對外貿形成支撐,國內經濟面系統性風險非常低。尤其我們看到,8月PMI已經結束3個月大幅下跌局面回升反彈,新訂單、新出口訂單指數都有明顯提高,經濟環比向上的趨勢已經出現。

  通脹問題是另一個主要市場分歧點。雖然我們認為,食用農産品價格在自然因素影響削弱後回落和技術效應的趨勢影響,會使3季度CPI呈明顯衝高回落態勢,但CPI短期繼續衝高,並突破年內新高的現實,依然會對市場情緒形成較大影響。尤其在流動性過剩的經濟環境裏,通脹預期難以徹底消除。

  趨勢上,貨幣信貸環境改善,市場整體估值水準不高,全球重現流動性擴張趨勢,是支撐股市向上的重要力量。不過,目前市場達成統一預期也存在很多挑戰,行情震蕩格局難以短期扭轉。

  關注風格轉換前景

  過去一個多月的市場震蕩,已經將基本面多空膠著的局面清晰展示出來。與此同時,大小盤股分化局面在震蕩市中達到高潮,代表小盤股走勢的中小板指數突破歷史新高,權重股始終難以獲得市場青睞。短期來看,劇烈的風格差異存在適當修復跡象,這將是指數重續強勢的關鍵所在。

  從宏觀角度來看,經濟增長並沒有市場預期悲觀,而以銀行為代表的權重股普遍處在市場估值的最低端。如果沒有來自經濟面的系統性風險,權重股理應獲得估值修復的上漲空間。當然,他們上漲的空間也會比較有限。

  在經濟趨勢不完全明朗的情況下,尋找快速增長、景氣前景良好的成長股投資是獲得超額收益的主要途徑。“十二五”規劃已經日漸成形,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扶持戰略新興産業發展,完善國民收入分配改革,將是其中重要看點。因此,在市場震蕩過程中,我們仍然建議持續關注反映經濟轉型預期的大消費、新經濟線索。同時我們認為,資源資産、央企重組、地方概念等也有繼續活躍的機會。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