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下中國金融業穩健發展三大主要成因

2009-04-03 10:39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肖燕
  在本輪經濟危機中,遭受打擊最大的是金融業。自危機爆發以來,僅美國銀行倒閉數量就已達39家,華爾街的五大投行也不復存在,摩根和高盛已變成普通商業銀行,歐洲的金融業也是慘遭重創。

  然而,中國金融業卻表現得十分出色和優秀。2008年,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稅後凈利潤達5834億元,比上年增長30.6%;資本回報率高達17.1%;保險公司保費收入9784億元,比上年增長39.1%;107家證券公司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251億元,實現利潤482億元。彰顯了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健和活力。在巨大的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衰退面前,中國金融業能獨善其身、業績斐然,其主要成因有三:

  首先是嚴格的金融管理。從中國金融業的監管體制來講,建立了堅固的防火牆制度。眾所週知,中國金融業的監管者統稱一行三會,即中央銀行(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他們相互協調,又各司其職,實施縱向監管。中國的金融業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迄今還沒有一家完整意義上的混業經營的金融機構,這種牢固的防火牆制度,阻斷了金融四大支柱體系中任何一方壞損向另一方傳導。因此,在2008年中國股市大跌70%的過程中,我國金融業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失。

  中國金融業對於金融創新始終堅持審慎原則。金融創新涵蓋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産品創新。尤其是在金融衍生産品創新層面,我國金融監管當局履行審慎原則,盡力把風險系數降到完全可控的水準。

  與此同時,中國金融業實施高額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制度。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法定存款準備率始終處於較高的水準,多數年份均在10%以上,2008年6月更是達到17.5%的高度。即使全球危機的今天,我國的法定存款準備率仍高達13%——15%。存款準備金制度是20世紀30年代開始實施的,它經歷了歷史演變過程,20世紀90年代初,以美國、法國、加拿大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首先取消了定期存款儲備金,而後,英國、澳大利亞、丹麥、瑞典等國家完全取消了存款準備金。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看,法定存款準備金制度具有兩大功能:一是有力地保持銀行清償能力;二是控制派生存款倍數,節制信貸規模,調節流通中的貨幣供應量。我國實行較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制度,對於增強我國金融機構的清償能力,提高撥備覆蓋率是大有益處的。因此,在大危機當口,我國金融機構才凸顯出穩健的特徵。

  其次是中國金融機構的改制與上市。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加大了金融業改制與上市的力度。毋庸諱言,改制的過程是金融機構剝離不良資産,增加原始股東資本金注入的過程;上市的過程是高溢價發行、高比例吸攬增量資本的過程。改制和上市的成功極大地增強了金融業的體魄。

  我們抓住了2005年—2007年中國股市走牛的窗口,成功地把金融業總量80%以上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推向了資本市場,使之資本充足率、備付率極大提升,增強了抗風險能力。當今社會,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金融穩健是經濟發展的保障。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應感恩中國的股民,是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中國金融安全體系的鋼鐵長城。

  第三是危機的時間窗口對我有利。本輪危機源於2007年,爆發于2008年,此時此刻,中國的金融業絕大部分已成功上市,強了身、健了體,但還沒來得及向外擴張。恰好此時,大危機來臨,對於中國金融業講沒有傷筋動骨。假如大危機早爆發幾年,中國金融機構中的不良資産沒有剝離,資本充足率很低,在實體經濟遭受危機的衝擊下,金融機構沒有能力自保,勢必把國民經濟拖入深淵。假設大危機晚爆發幾年,中國金融業的領軍者們一定會張開向外擴張的翅膀,大膽收購國外金融業股權(平安保險欲要大量增持富通就是鮮明例證),或大量認購美國金融衍生産品,必遭受更大的損失。

  我們要倍加珍惜我國金融業一枝獨秀的局面。截至今年2月末,我國金融機構新增貸款高達2.69萬億元,佔全年計劃5萬多億的50%以上。因此,客觀上要求金融監管當局提高監管的預見性和指導性,防範不良貸款的大量發生,確保我國金融業的安全和穩健,助推國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