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暖經濟與暖民心互為因果 暖民心尤為關鍵

2009-03-31 14:08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肖燕
  暖經濟與暖民心,良性迴圈互為因果,暖民心尤為關鍵。

    當務之急,請給奔波在求職路上的大學生以人文關懷。今年的就業形勢格外嚴峻,各級政府部門千方百計落實崗位或協助創業,許多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也儘量吸納應屆生。但畢竟,就業率、就業的層次和收入平均水準可能低於往年,而自主創業必定煩惱重重,部分人還從事體力勞動。現在的大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寵愛中長大,遭此坎坷難免會産生深深的挫折感;與此同時,社會上一種新的“讀書無用論”也開始潛孳暗長。因此筆者以為,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上僅“硬”的一手不夠,還需輔以“軟”的一手,幫助他們克服心理上的不適。引導大學生一方面腳踏實地,勿留戀象牙塔,一方面莫自卑消沉乃至與社會對立,以健康積極的心態投入工作,在基層也可應用學識修養,共同為經濟回暖添把火。“軟”關懷的意義不僅在於安撫情緒于一時,更在於為中國經濟向更高品質發展輸送人才。

    暖民心還請慎提“經濟”。比如假日經濟,去年全國取消了“五一黃金周”,今年有些地方、有些專家,希望予以恢復,理由直指假日消費。有意思的是,傾向於恢復黃金周的網路輿論,這次卻沒有給出熱烈掌聲。原因很簡單,利益訴求不同,消費只是老百姓過節度假的內容之一,不是唯一目的。商家用節日作招牌來促銷無可非議,但如何安排假期是老百姓自己的權利,對黃金周投贊成票的人也許只想在家休息。政府的立場是以人為本,不宜幫商家“趕”老百姓去消費,經濟最好退回到後臺,負責供給過節度假所需的産品即可。只要商家在産品創新升級上動腦筋,能為老百姓過好節假日增光添彩,自然會提高收入。值得高興的是今年國辦叫停各地擅自調休之舉,維持了國家政策的嚴肅性,而且有關部門明確指出節假日不僅僅意味著消費,這顯示了國家沒有把黃金周當做“折疊扇”,令人感到溫暖。

    由黃金周聯想到眼下流行的一組詞“拉動內需、刺激消費”,內需是中國經濟企穩回暖的重要支撐,甚至全世界都對此寄予厚望。但我們需謹防把這組詞詮釋為“掏老百姓腰包”,筆者以為,內需應該是老百姓生活中內生的需求,自個兒樂意花錢。國家刺激消費的合理方式,是完善保障體系、改善消費環境,使老百姓有信心把錢從銀行裏取出來用,而且用得值,實現多贏。這也就是暖民心的一種方式,民心暖自然消費暖,從而可期望經濟暖。硬性地刺激外生需求,也許短期生效較快,長期卻會損害信心。比如家電下鄉,是一項大好惠民政策,國家財政貼補絕不僅是為讓企業多賣家電,讓農民得實惠改善生活條件同樣重要。如果摻雜進少數不良商家,恰遇某些部門急功近利未予清理,好政策就會變味,結果反而抑制消費信心。

    人心齊,泰山移,正因利益一致故而能齊心協力,中國經濟必能率先回暖。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