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序言

時間:2012-05-29 09:4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張治中,人稱“和平將軍”。蔣介石八大金剛之一。作為蔣介石的心腹重臣,張治中長期置身于國民黨最高決策層。同時,張治中又以其獨特的身份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交誼深厚。

  毛澤東稱“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1985年,習仲勳代表中共中央在張治中將軍95歲誕辰紀念大會上對他的一生給予了高度評價:“文白先生是傑出的愛國將領,富有遠見的政治家,是同我們黨有長期歷史關係的親密朋友。”1983年3月,鄧穎超評價張治中:“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文白先生是一位沒有同共產黨打過仗的國民黨軍人。”

  張治中育有五女二子,依次是張素我、張一真(長子)、張素央、張素初、張素因、張一純(次子)、張素久,其中四女張素因在重慶早夭。2011年2月,張素初在北京病逝。

  2010年是張治中誕辰120周年。這年6月開始,張治中的95歲長女張素我和81歲次子張一純多次向著者講述了父親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這位唯一沒有同共產黨打過仗,唯一敢對毛澤東、蔣介石多次直諫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國共往事?

  1915年出生的張素我,人生跨越近一個世紀,歷經辛亥革命後的現當代中國,尤以張治中將軍長女、周嘉彬將軍夫人的身份參與社會活動,在著者所能提到的民國風雲人物,張素我幾乎全部見過,而與宋美齡、張學良、周恩來、愛潑斯坦等眾多一時翹楚更是有所交往。

  她在講述父親追求和平的歷史細節時,也無意中透露了自己一直習以為常的人生經歷。1947年10月20日至11月1日,張素我隨父親張治中訪問臺灣。此時,臺灣光復不久,她在臺灣的10日之行的最後一站,探望了正在幽禁中的張學良,目睹了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的落寞和無助。2011年4月11日、4月26日,張素我在崇文門的家中回憶說:“我至今印象深刻的場景是:當張學良先生拉著父親的手時,他的眼淚幾乎奪眶而出。這是很令人感動的一幕。”然後,她指了下父親與張學良合影的照片和訪問人員的集體合影說,這兩張照片是我拍攝的。

  2011年5月19日,在張素我臥室,張學良贈送給張治中的詩“總府遠來義氣深,山居何敢動佳賓。不堪酒賤酬知己,唯有清茗對此心”依然懸挂在那里,只是書寫者是張學良的秘書王益知。

  在張素我的相冊里,她還有一張打橋牌的照片,對手是國民黨高級將領覃異之、鄭洞國,而一張戰時兒童保育總會發起人合影照則將宋美齡、史良等所有民國婦女界名流盡收其中。而這些交往的民國風雲人物中,張素我最為懷念的就是自己的蔣伯母宋美齡。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