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上海加快推進科創中心建設 著力破解四個難題

2015-05-26 09:49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25日舉行,全會審議並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正持續推進。

  新戰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指出,中央要求上海在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走在全國前頭、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這是中央綜合分析國內外大勢、立足我國發展全局、根據上海具體實際,作出的國家戰略部署。

  《意見》是一個統籌推進上海創新驅動發展的總體性意見,重在明確大的目標方向,理清基本思路和重大舉措,聚焦難點推動改革創新。在《意見》之外,有關部門和有關方面還研究一係列配套實施意見和若幹具體行動方案,細化任務舉措和規則辦法,確保《意見》切實發揮效應。

  韓正說,上海要建設的科技創新中心,一要具有全球影響力,二要聚焦科技創新,突出創新驅動發展,三要充分體現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功能。

  《意見》提出“兩步走”規劃。第一步到2020年前,要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體係;第二步到2030年,要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創新驅動發展新路。

  韓正說,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核心要解決體制機制問題,破解影響科技創新及其成果產業化的制度性障礙。關鍵要從政府自身改革做起,下決心簡政放權,堅決改革政府條塊分割、分錢分物的管理體制。《意見》針對這個突出問題,提出了一係列改革舉措,突出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突破產學研用結合的體制機制障礙。解決人才問題,《意見》聚焦引進培養、使用評價、分配激勵三個環節,將在國家各有關部門的全力支持之下,出臺一批先行先試的政策措施,努力擇天下英才而用之。《意見》著力破解制約創新環境建設的四個難題:創新成果轉化難、創新企業融資難、草根創業難、知識產權保護難。市場經濟是分工協作的經濟,很多資源、要素、技術可以通過市場獲得,但是,關鍵核心技術,永遠買不來。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和項目只有前瞻布局,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才能贏得主動。《意見》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區域布局三方面提出了具體任務。

  亮點多

  推進科創中心建設將成為上海未來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王戰提出,要研究上海“四個中心”建設與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關係,讓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與科技創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取得協同效果。(下轉A02版)

  (上接A01版)上海提出,建設科創中心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促進長三角地區科技創新聯動發展。上海打造“第五個中心”影響深遠。

  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所長孫福慶認為,上海推進科創中心建設將是從政府層面到企業層面等的係統性改革創新,其中企業更是創新主體,政府改革也是從解決企業碰到實際問題中來。

  分析人士認為,需注意在科創中心建設過程中,具體企業“借勢而為”,預計上海市國資國企將成為科創中心重要建設力量,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在科創中心建設中將受益于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意見》在人才培養上明確提出出臺一批先行先試的政策措施。上海在人才激勵等方面的政策有望迎來改革創新,有利于推進科技創新的員工持股、管理層股權激勵等將獲政策推動。

  上海在上述方面已有相應規劃。此次會議要求,要建立市場導向的創新型體制機制,著力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改革財政科技資金管理,深化科研院所分類改革,健全鼓勵企業主體創新投入的制度,強化企業家在推進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中的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

  要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高地,進一步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健全國內人才引進政策,改進人才居住證積分制度和直接落戶辦法,創新人才培養和評價機制,拓展科研人員雙向流動機制,加大創新創業人才激勵力度,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與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聯動建設人才改革試驗區。要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促進科技中介服務集群化發展,推動科技與金融緊密結合,支持各類研發創新機構發展,建造更多開放便捷的眾創空間,強化對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法治保障,進一步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將優化重大科技創新布局,加快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若幹重大創新功能型平臺,實施一批重大戰略項目,布局一批重大基礎工程,建設各具特色的科技創新集聚區。記者 徐金忠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