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江蘇省鐵路運輸業首份增值稅發票開出

2014-01-03 09:30 來源:新華報業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江蘇“營改增”再度擴圍

  全省鐵路運輸業首份增值稅發票開出

  中國江蘇網訊 1月1日上午8點,伴隨著列印機響起的一陣沙沙聲,上海鐵路局南京貨運中心順利開出全省鐵路運輸業第一份增值稅專用發票,標誌著全省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營改增”試點擴圍正式啟動。

  降低運輸成本

  目前,運輸成本居高不下是我國物流行業的一個瓶頸。在這樣的情況下,將鐵路運輸納入“營改增”,對物流企業無疑是一種減稅收、降成本的利好措施。

  為了平衡稅負,之前鐵路局開具的專用貨票中只有運費和鐵路建設基金可以按7%進項稅抵扣,而其他的雜費卻不能抵扣。

  南京國稅局貨勞處科長慶正雄拿起剛開好的增值稅發票,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這是南京鐵威貨運有限公司發往雲南順達物流有限公司的2箱化工品,需要開具一張鐵路貨物運輸增值稅專用發票,運費加基金為14249.9元(不含稅價),適用稅率11%,計算稅額為1567.5元。而運輸服務費735.84元(不含稅價)屬於物流輔助,則開具另一張江蘇增值稅發票,適用稅率為6%,計算稅額為44.16元,鐵威貨運共可抵扣進項稅額為1611.66元。而過去只能抵扣7%的運費和基金(含稅),為1107.22元。也就是説,鐵威貨運這次可多抵扣504.44元進項。

  “鐵路運輸納入‘營改增’範疇,不只是運輸票,其他雜費稅票也可一併進行抵扣。而且,不用一票對一票,做起賬來相對容易,避免了重復納稅,這樣自然也就降低了運輸成本。”慶正雄告訴記者,由於增值稅發票防偽度高,也打壓了假票流通的可能性。

  推動大交通一體化

  南京財經大學財政與稅務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林木認為,在“營改增”試點過程中,抵扣不足始終是難以回避的矛盾之一,其根本原因是抵扣範圍受限。這次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納入,延伸了抵扣鏈條,下游全可以抵扣,從而讓更多的行業從中受益。

  自2012年10月1日我省“營改增”啟動以來,已平穩運作14個月。全省共有23.13萬戶納稅人納入試點範圍,較試點初期增長109.93%,累計入庫“改徵增值稅”收入155.12億元,共計減稅163.37億元,減稅面為96.45%,其中試點納稅人減稅68.63億元,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減稅94.74億元。目前,我省共確認鐵路運輸、郵政和其他行業(快遞)1026戶納入“營改增”。

  據南京貨運中心副主任林有標透露,全省17個網點設備均已調試完畢,可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鐵路運輸業實施‘營改增’後,購進設備材料、研發創意、水電消耗等可抵扣進項稅額,將促進鐵路運輸部門的設備更新。”省國稅局貨勞處處長陳林表示,這次改革意味著交通運輸業作為一個營業稅稅目已經結束歷史使命,營業稅稅目也從之前的9個減少為8個。國內貨運大多在鐵路,試點將減輕下游行業稅收負擔,有利於相關行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推動大交通一體化。

  改革漸入“深水區”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次試點擴圍體現出“營改增”分步、有序實施的一貫思路,這項改革也將逐漸邁入“深水區”。

  “鐵路運輸、郵政屬於國民經濟基礎性行業,幾乎覆蓋所有的經濟活動,此次改革將對整個國民經濟産業結構調整起著重要的作用。”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説,郵政行業納入試點,釋放了市場的內生機制,將促進快遞業的發展。我國快遞件數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長,購買快遞服務可以抵扣,有利於該行業的發展;而且,快遞業和資訊産業聯繫緊密,有利於促進資訊産業的消費。

  “民資入鐵是鐵路改革的一個方向,而鐵路‘營改增’是推進民資入鐵的一個有力舉措。”有專家表示,推動民營企業進入鐵路,加速鐵路投融資改革也是一個重要方面。

  李林木認為,在營業稅制下,每設立一個企業,就要徵一次稅,而且不能抵扣成本,這使得民營資本進入鐵路運輸行業的成本很高,無法與已經形成規模的國有資本形成競爭。在市場準入情況下,改為增值稅以後,民資入鐵的成本可以減輕不少,門檻相對降低。“大量民營資本可輕裝進入鐵路領域,打破壟斷,形成充分的價格博弈,對於提升鐵路服務水準、加快鐵路建設進程、推動鐵路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江蘇經濟報記者朱夢笛通訊員沈國穗林國穗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