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政策法規  > 正文

書店免稅:杯水車薪還是救命稻草

2014-01-14 10:2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1月11日,正是週六,位於北京市北四環外的雨楓書館清華館並不像其他書店那樣安靜。

  130平方米的書店更像是朋友家的書房,有讀者在狹窄的過道坐著讀書、有幾個年輕女孩在接受一日店員的培訓、小屋裏還有一本民間雜誌在舉辦年終讀者見面會。書館的館長趙山君裏外忙乎著,好不容易他得閒,和他聊起近日令書業振奮的一個消息時,他卻頓了一下,笑説自己並不知道。

  這個被媒體和圖書業熱議的消息,是國家財政部發佈《關於延續宣傳文化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免征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增值稅。這意味著,無論是國有書店還是民營書店,網上書店還是實體書店,都將享受過去只有新華書店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長期以來,在不同的圖書銷售渠道中,實體書店的經營最艱難,每年都有書店“倒下”。通知下發後,大家的問題幾乎一致:實體書店的春天要來了嗎?

  免稅的賬不止一種演算法

  就在2013年年末,經營了18年的龍之媒廣告文化書店正式向它的讀者告別,這間躲在樓裏的書店曾是全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廣告專業書店,它曾在不同城市設有6家直營店。

  徐智明是這家書店的創辦人,當被問到書店為何關張時,徐智明顯得很無奈:“一是我沒精力繼續開下去。二是它確實不掙錢,有時一天也沒有幾個顧客。三是由於網路閱讀、數字化閱讀的衝擊,許多廣告類的專業圖書已經不再出版了。”做了這麼多年的實體書店,徐智明認為,當下,許多書店只有“死路一條”。

  面對免稅的新政策,徐智明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假如一本書的進價是60元,售出價格是80元,書店要交的增值稅是差價20元的13%,這13%就是要免的部分。

  但免稅的賬不止這一種演算法。

  “並不是所有書店都可免這麼多。”徐智明補充説道:“書店分兩種,一種稱為小規模,一種是一般納稅人,一般納稅人指年營業額超過80萬元的,他們交增值稅要交13%,而營業額低於80萬元的,只按營業額的4%交增值稅。”

  因此,不同規模的書店,實際享受到的優惠並不相同。

  2006年創辦的社區書店“讀易洞”,由邱小石和阮叢這對夫妻創辦,用邱小石的話説,創辦7年,書店只有一個守店人——阮叢。“她一個人守了7年,沒有招聘任何的外來員工。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書店業的一個紀錄。”據邱小石介紹,這樣一間書店,由於圖書零售額比較小,免稅對它並沒有什麼影響。

  廈門的“不在書店”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這間書店的店長曾高興表示,減少這個增值稅是個好消息,但對書店的幫助並不大,因為“不在書店”規模較小,主要繳納的是營業稅。

  同時,曾高興稱:“在過去的10年裏,不管是廈門地區還是全國範圍內,不少民營的書店倒閉或者勉強支撐,無法盈利。但免稅對於大型實體書店會有很大的幫助,書店會多出一部分流動資金更好地為買書的朋友服務。”

  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民營出版社工作人員表示,免稅對於多數書店目前面臨的窘境來講,只是杯水車薪,誰都不願看著實體書店死,但免稅卻救不活這些書店。

  光賣書誰都不賺錢

  “大部分書都是從甜水園批發市場買的,或者顧客有需求,我就直接從噹噹網等網店上買。”趙山君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雨楓書館常會根據顧客需求從網上購書,“畢竟它便宜”。

  “一般零售業在終端的利潤是比較高的,但圖書在終端的利潤率是比較低。同時又有各種渠道。我們只能走民營渠道,進書一般在六五折到七折之間,如果和出版社有合作可能會有五折的折扣,但是一般出版社是不會同我們這些比較小的民營書店直接合作。”如此一來,自己想辦法拿到更便宜的書就是一些民營書店的無奈之舉。

  據徐智明分析,現在整個圖書市場的“盤子”大概有七八百億元,其中,教材教輔就佔到百分之五六十,剩下大概300億元,有三分之一被網上書店包攬。雖説網上書店所佔的比例並沒有實體書店高,可是目前網上書店只有幾家,但實體書店的數量卻不可估計,因此,許多書店分不到多少“蛋糕”,只能退出。徐智明説:“消費者才不管你減稅不減稅,哪兒價格低我就去哪兒買。”

  那麼網上書店是否好過些?

  徐智明目前的身份是“快書包”的創始人,這個網上便利商店曾經只賣紙質書。“我們的圖書每天都要和亞馬遜網、噹噹網等網站進行比價,他們定價多少,我就標多少。”後來徐智明發現,圖書生意並不能獲得太多收益。如今,“快書包”的圖書銷售只佔20%,它的經營範圍已經擴展到日用百貨等各個領域。“圖書的毛利潤已經很低了,基本上是17%左右。光靠賣書,哪個網站也賺不了錢。”徐智明如是説。

  除了免稅外,是否還有其他方式能讓書店的日子好過些?

  趙山君認為,讓書店走進商場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現在的商場同質化嚴重,書店可以成為商場文化類活動的出口,不少商場已經這樣做,併為書店提供一些優惠,比如減免租金、幫助推廣等。這種模式是現在大部分書店擴張的原因,但如果書店開了十多家店都一模一樣,商場也不會喜歡你,書店還要有個性。”

  開書店不是浪漫的事

  如果免稅不能挽救所有實體書店,那麼最終誰能熬過寒冬呢?

  徐智明看好的只有三類書店:一是運營能力特別強的,如萬聖書園、西西弗書店等。二是生活形態類書店,經營者不靠它掙錢,比如“讀易洞”,單向街書店等。徐智明認為,這類書店會越來越多,“許多人從其他領域賺錢,開店只是興趣,這將是一種新的生活形態”。第三類就只有新華書店了。

  如果不能靠賣書掙錢,究竟書店該如何生存?

  趙山君介紹,目前,這間雨楓書館的房租是一個月1.4萬元,每個月會虧一點,但因為雨楓是會員制,會員續費率、新會員加入率都比較高,所以足夠維持。

  相較于其他書店只能提供打折服務的會員制,雨楓書館有自己的特色,它的會員可以從雨楓借書回去讀,也可以在店裏的會員閱讀區讀,新書、舊書、館藏書,甚至沒有開封的書,都可以借閱。此外為了優化圖書,雨楓書館設立了選書委員會,讓讀者選擇應該上架的好書。如果會員有特殊需求,也可以實現,比如在一個想學古琴的客人的提議下,書店開設了古琴課程。

  “讀易洞”的方式就不太相同,兩年前,它成立了“閱讀鄰居”讀書會,讓書店從家庭走向社區。“閱讀鄰居每個月舉辦一次,它的特點是活動形式,每個月的閱讀書目提前公佈,讀書是參加活動的門檻,現場的每個人都要發言。年末我們還評選閱讀鄰居的年度優質書單。”邱小石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閱讀鄰居因為其內容品質産生了一定的影響力,其所在的社區在2013年被評為北京十大閱讀示範社區,還獲獎一萬元。

  相較於以上嘗試,“不在書店”的想法更貼近年輕人。“我們嘗試做出一間電子書書房,來迎合現在年輕讀者的需求。現在年輕人也追求個性化的閱讀,我們也在考慮是否出版屬於“不在書店”的出版物。但這還是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只能從我們平時的少量的盈利中慢慢積累。”曾高興如是説。

  免稅或許無法改變更多書店的命運,正如趙山君所説:“開書店時認為這是件浪漫的事,但真正開起來卻困難重重。”

  由於尚處月中,各家書店還未到交稅時間,因此誰都沒嘗到免稅帶來的甜頭,但更多人書店的“守店人”還在堅守,期待著一場“寒冬”之後能夠“回春”。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