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投資指南  > 正文

信用卡薅羊毛攻略:哪家活動實惠就主刷哪家

2015-02-15 16:11 來源:搜狐理財 字號:       轉發 列印

  要想“薅”到銀行的“羊毛”,就得多關注銀行活動,哪家銀行的活動實惠,

  就主刷哪家銀行的信用卡。

  編輯 文熙

  現在信用卡越來越普及了,各個銀行的辦卡促銷和刷卡促銷都挺多,時不時贈送些小禮品,甚至有好多人都是奔著免費禮品去辦的卡。以前是“薅社會主義羊毛”,現在是“薅銀行羊毛”。

  利用信用卡“薅羊毛”相對來説比較簡單,因為信用卡開展的活動很多,只要平時稍加注意,消費的時候選擇合適的信用卡刷卡,就能順利“薅”到“羊毛”。比如網友CXY1通過刷民生信用卡,居然領到近10箱牛奶;網友“我有一棵幸福樹”利用浦發銀行信用卡,成功“薅”到一套蘇泊爾鍋具;網友“byby”用平安信用卡“薅”到10元電影票。身為“80後”小白領的李思也是“羊毛族”的一員,最近她就“薅”到一個好貨—開卡消費滿199元,即贈送的休閒折疊椅。“本人是個網購狂人,經常在淘寶掃貨,前幾天同事推薦我辦中銀淘寶卡,我毫不猶豫地去辦了一個。沒想到他們正在做促銷活動,還贈送椅子!如果是新申辦的淘寶卡,只要在實體商戶或淘寶商城單筆消費滿199元的交易達到3筆,或者是辦理一筆‘分期輕鬆購’業務,就能獲得一把價值百元的折疊休閒椅。這麼容易就‘薅’了中國銀行一把椅子,真是爽!”

  在大家熱鬧曬信用卡“薅”到“羊毛”的同時,也有網友曬信用卡“薅羊毛”的攻略,如果你也想利用信用卡“薅”到“羊毛”,不妨來學習一下吧。省錢就從“薅”信用卡“羊毛”開始。

  第一招

  提前考察陣地

  要領教“薅”信用卡“羊毛”的真諦,先得選一個靠譜好用的信用卡打開局面才行!從申請辦卡開始,一張信用卡到底靠不靠譜、實不實惠就能一見分曉了!不要只盯著那些擺在業務員桌子上的一些小禮品,銀行肯在辦卡時就給你真金白銀的實惠,那才叫懂你!

  實戰指導:超級網路辦卡,立送100元刷卡金

  時髦又方便的網路辦卡是越來越多新新人類的首選,交行信用卡就特別應景地推出了網路申辦信用卡,成功申卡就送100元刷卡金的活動。100元刷卡金,不是那些存錢罐、筷子、飯盒之類的東東所能比的啦!而且你完全可以宅在家裏,卡片就能很快郵寄到手裏。

  第二招

  省錢才是王道

  各種眼花繚亂的活動雖然誘人,但説到底,還是少付出點真金白銀才最划算!利用交行信用卡遍佈各地的合作商戶,還有刷卡滿額及時返還刷卡金等優惠活動,就可以幫助大家節省更多的資金。簡單一句話,那就是一樣的收穫,更少的付出!

  實戰指導:

  1、特惠商戶消費

  在官網上一搜就知道,交行信用卡的合作商戶遍佈全國各地,也遍佈餐飲、娛樂、休閒各大領域,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有沒有自己經常光顧的店面。如果有,那就不能放過這個“薅羊毛”的機會了!因為在大部分合作商戶刷卡消費,都能享受到交行信用卡的專屬優惠折扣。

  2、最紅星期五

  交行信用卡的標誌性優惠活動。每週五去超市、加油站等合作門店刷卡消費,滿一定金額,就能返還5%的刷卡金,此活動長期有效,每週都能給大家提供這麼一個“薅羊毛”,賺刷卡金的機會。

  曬“羊毛”:樓主經常和同事們中午去的一家川菜飯店,在那裏就能享受到8折的優惠,一次消費大概在200多元。按8折來算,一次可以省下差不多20元。一個月光顧十幾次算是常事了,這下又“薅”到了200多元的優惠。還有最紅星期五,每週五去超市刷200元,就能有10元刷卡金。

  第三招

  別拿積分不當事兒

  積分雖然只算是平時信用卡消費的衍生産品,但是背後的再利用價值還是很值得再“薅”一“薅”的。尤其是現在,在商家眼裏,用戶的忠誠度越來越重要,利用積分使用價值來鎖定客戶的招數越來越靠譜的時候,大家更不能不拿積分當回事兒了—能“薅”出不少意外驚喜!

  實戰指導:

  境外消費10倍積分

  這個你懂的!出國本來就是用信用卡比較方便,現在還有10倍積分,可遇不可求。曬“羊毛”:樓主近兩年用交行信用卡積分換到不少東東,樂扣樂扣、電磁爐等。

  總結:

  無論是哪一個招式,要想“薅”到銀行的“羊毛”,就得多關注銀行活動,哪家銀行的活動實惠,就主刷哪家銀行的信用卡。

[責任編輯: 馬迪]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