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投資指南  > 正文

應對貨基“膨脹” 傳統銀行發展類餘額寶産品自救

2014-02-25 1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應對貨基“膨脹” 銀行出招自救

  來自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公募基金公司全部貨幣基金凈值已近1萬億元人民幣,佔基金業總規模的三分之一。貨幣基金的快速擴張,得益於阿裏餘額寶、微信理財通等網際網路金融渠道的快速發展。以天弘基金管理的餘額寶為例,其規模就達4000億元。

  一位基金業內人士表示,網際網路貨幣基金有九成以上的資産投資于銀行協議存款。按照證監會規定,貨幣基金的風險準備金為管理費收入的10%。以天弘管理的餘額寶為例,其一年管理費約13億元,風險準備金僅為1.3億元,而其所投資的協議存款未支付利息遠高於這一水準。

  業內人士估算,餘額寶未支付利息或在20億元以上,單靠天弘目前的風險準備金甚至加上管理費收入,都無法覆蓋這個風險缺口。

  作為銀行發展表外業務、調節自身流動性的杠桿工具,協議存款屬於銀行同業存款,不派生貸款。貨幣基金之所以偏愛協議存款,主要是由於一項基於流動性管理的政策安排,即“提前支取不罰息”:貨幣基金如果從銀行提前支取協議存款,將仍然享受約定的利率水準。

  “若銀監會從銀行業利益角度考慮取消該政策,貨幣基金的流動性管理將面臨巨大考驗,一旦交易對手發生風險,會導致其無法正常兌付。”上述人士表示。

  對此,有消息稱證監會日前已向多家基金公司提示了相關風險,並準備起草新規,對貨幣基金的風險準備金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覆蓋潛在的流動性風險和投資風險。

  2014年1月金融數據

  人民幣存款餘額103.44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同比增幅跌4.7%

  當月人民幣存款減少9402億元,同比少增2.05萬億元

  住戶存款增加1.81萬億元

  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2.44萬億元

  財政性存款增加1543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2014年1月基金數據

  類別 基金數量(只) 份額(億份) 凈值(億元)

  股票型 614 11692.25 10829.18

  混合型 290 5942.48 5639.85

  債券型 350 2533.41 2571.36

  貨幣型 99 9532.39 9532.42

  三大猜想

  應對“搶食” 銀行求變

  與貨幣基金迅速擴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央行近日公佈的最新存款數據:2014年1月份,國內人民幣存款減少9402億元。面對網際網路金融的“搶食”,傳統銀行也已經展開了反擊:上線自己的類餘額寶産品、調整存貸款政策……

  網際網路貨幣基金吸引了大量客戶和存款,銀行資産負債管理難度加大。眼下隨著銀行主動多路出擊,一旦其對協議存款需求持續下降、利率下降,網際網路金融是否還能繼續快速擴張呢?

  猜想

  1

  提高存款利率吸儲

  面對“餘額寶們”的快速發展,傳統銀行也在加速推出自己的T 0産品:中國銀行的“活期寶”、工行浙江分行的“天天益”、平安銀行的“平安盈”、交通銀行的“快溢通”……

  與多數網際網路理財産品不同,“銀行寶”們多選擇與自家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合作,例如中國銀行攜手中銀基金、工商銀行選擇工銀瑞信、交通銀行的合作對像是交銀施羅德等。而中小銀行則更加市場化,如民生銀行“如意寶”的合作對象就是民生加銀和匯添富兩家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産品。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餘額寶等網際網路理財産品多數是將資金投入拆借市場,讓投資者獲得了20倍于銀行活期存款的利息。不過,這種做法在利率市場完全打開後將會發生改變,當利率管制放寬後,銀行可以通過市場調節提高存款利率,並吸納更多存款。

  猜想

  2

  貸款流向小微企業

  儘管去年央行開放了貸款利率的下限,但目前各大銀行並沒有下調個貸的貸款利率,甚至不少銀行對於房貸利率還採取上浮政策。同時,銀行開始將貸款重點轉移到消費貸、汽車貸等快速回本的項目。

  有不少銀行業人士分析稱,餘額寶、理財通等網際網路金融對市場資金的吸納,帶來了銀行存款的緊張。為此銀行不得不上調存款利率,並被迫向市場甚至網際網路金融拆借資金,進而導致了貸款利率的上浮和貸款額度的縮減。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過去銀行主要依賴較大的存貸利息差維持業務增長,更注重風險控制而非業務的多元化。在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下,銀行的生存模式面臨挑戰,所以調整貸款比例分配是肯定的。

  短期內,銀行貸款會更多地流向風險可控、回本率高的貸款項目,如汽車、裝修、旅行等;長期來看,銀行應該會合理分配貸款流向,如降低民間貸款利率,使貸款更多地流向小微企業、民間的借貸等。

  猜想

  3

  業務聯動增強競爭力

  往年,銀行普通理財産品會根據市場資金的緊張程度來確定收益率,在非季末、月末的情況下,銀行理財收益率通常維持在3%-4%。不過近段時間,不少銀行的理財收益率都維持在5%—6%之間,部分中小銀行近期的理財收益率甚至還超過了6%。

  即便如此,還是不能完全抵禦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不少銀行的理財經理都表示,往年推出收益率5%-6%的理財産品,不到一天就賣光了,現在卻少人問津。

  據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數據顯示,目前當日的拆借利率為1.764%,比昨日下降21.7個基點;一星期的拆借利率為3.595%,比昨日下降10.8個基點。業內預期,在3月底到來之前,整個市場的拆借利率將呈現平穩回落狀態,隨著拆借利率的下降,網際網路理財的收益也會有所回落。

  業內人士表示,為了增加自身的攬儲能力,短期內銀行的理財收益率一定會比去年同期高,但高成本支出並非長久之計。未來銀行應該會調整經營模式,增加業務的多樣性,使存款、貸款、金融服務等領域的業務形成聯動,以提高競爭力。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