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11月21日電 (記者 董會峰 葉小剛)臺灣研究機構21日公布全球第一套無線感測積木,只要組合適當的積木,智能生活將更便捷。
臺“國家實驗研究院”晶片係統設計中心表示,歷經一年多的研發,該中心以Morphing(變形)+Sensor(傳感器)結合模塊化概念,開發出全球第一套無線感測積木,具備“體積小、彈性大、用途廣、易拆裝、好攜帶”等特色。
這套係統最快明年上半年上市,整套售價約新臺幣5000元,提供使用者組裝開發平臺。
臺晶片中心說,只要組合適當的“積木”,如供電、計算、通訊、感測,就可以成為一臺體積微小卻極為靈敏的感測儀器;而只要抽換其中某些積木,就可以變身為另一臺不同功能的傳感器。
據介紹,Google(谷歌)于今年10月底提出PhoneBloks計劃,打算將此積木化概念套用于手機,而臺晶片中心卻早已將此構想實現,應用感測積木制作出數套實用的感測係統,包括酒測警示係統、色彩推薦係統、揮棒姿態記錄係統與三度空間距離面積量測係統。
例如,組合酒測積木、藍牙積木、計算積木、電池積木,可成為一個酒測儀,使用者對積木吹氣後,連結手機app就能算出酒精值,若酒測結果超標,還可主動幫著叫出租車或聯絡家人。這套傳感器已有汽車零件商接洽,打算將模塊安裝在車上。
再比如,買家具時,顏色該怎麼搭配才對?用顏色感測積木代替酒測積木,裝上色彩推薦App,即可得知什麼顏色最速配。想成為棒球的全壘打王,該怎麼揮棒最好?此時只要換上姿態感測積木,即可使用揮棒監控程序記錄自己的動作,進行適當的調整。
臺晶片中心指出,傳感器已無所不在,據統計,目前全球約有500至600億個傳感器,預計2020年將增至2000億個,傳感器將更為普及、存在于更多的裝置中,且有越來越大的商機。(完)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