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 正文

赴臺遊開放五週年 數百萬大陸觀光客登寶島(圖)

2013-07-17 09:1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赴臺遊開放五週年數百萬大陸觀光客登寶島(圖)

  鹿港鎮文武廟

  阿里山櫻花季

  “2008年時,臺北的永康牛肉麵哪有要排隊?現在每天都排長隊。西門町哪有這麼熱鬧?”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會理事長姚大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用兩個直觀的例子説明大陸居民赴臺遊給臺灣帶來的改變。

  7月18日是大陸居民赴臺遊啟動5週年。去年,大陸赴臺遊客達到197萬人次,這數字比1949年至2008年,大陸民眾60年赴臺的總人數還要多。赴臺遊圓了大陸人的寶島夢,讓臺灣民眾可以在街頭巷尾與大陸人親切交談,其中的深遠意義,遠遠超過亮麗的經濟數字。

  政治語言讓位樸素情感

  臺灣1987年11月開放老兵返鄉探親至今,島內仍約有半數人沒去過大陸。今天,臺灣人可以在臺北繁華的101商圈或臺南安靜的街道,隨時遇見來自對岸的遊客,親眼確認對方並非傳説中的“共匪”,從他或她的衣著談吐中,窺見大陸發展的影子。

  對大陸游客來説,臺灣一直是歷史課本中的美麗寶島。他們懷著美好的憧憬來到臺灣,除了瀏覽寶島的青山秀水,更感受到臺灣人文明、熱情、樂於助人的特質。

  臺旅會北京辦事處主任楊瑞宗15日接受採訪時,提到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名大陸游客因為暈車,坐在阿里山的路邊休息,旁邊一家店的老太太主動端出清粥請她吃,令她十分感動。這類充滿人情味的新聞,5年來在兩岸媒體上並不少見。

  “綠色大本營”高雄和臺南,一度被陸客視為畏途,如今也獲得了“更淳樸、更友善、更熱情”的評語。記者在南部採訪時,親身體會過南部人的好客。“你現在到南部的臺南、高雄,當地人絕對會給你熱情的擁抱。”楊瑞宗説。

  這是一個經典的社會學案例:兩岸隔絕50年,人為的政治操作種下太多誤解和成見,但民眾有朝一日對面相逢,卻可以迅速拋開政治語言,重拾樸素情感。

  為“悶經濟”注入活水

  臺灣近年來飽受“悶經濟”之苦,大陸游客為臺灣觀光業和相關産業鏈注入了活水。5年來,大陸民眾以觀光或商務旅遊的方式入臺超過600萬人次。姚大光表示,不管是旅行社、飯店,還是遊覽車、餐廳,臺灣觀光産業都因此得到快速、蓬勃的發展。

  大陸游客已成為臺灣旅遊業的最大增長點。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6年,臺灣將增加460家旅館,帶動的投資效益約為70億美元。姚大光説,陸客赴臺遊也扶持了臺灣相關産業鏈中的中下階層、中小産業,“觀光受惠的地方幾乎都是臺灣一般旅館、購物場所,比如牛肉麵店。”

  5年來,大陸居民赴臺遊快速成長。開放頭兩年,大陸赴臺遊客人次約為100萬,而2012年一年就接近200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2011年開放時,僅有北京、上海和廈門3個試點城市,今年已增加到26個。赴臺遊的手續也悄然簡化,比如資産證明可以由銀行水單替代,審批時間大為縮短。

  5年前,綠營攻擊開放陸客入臺將威脅臺灣安全,而臺灣旅遊部門15日公佈的最新調查顯示,臺灣去年全年觀光收入達117.6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陸客日均購物金額居首,達157.37美元。與謠言完全相反的事實,凸顯出陸客赴臺的另一重意義:所謂日久見人心,當類似的“大陸威脅論”被鐵的事實一再打破時,臺灣人對於大陸的認知,會向真實的起點慢慢靠攏。

  雙方相互取長補短

  5年間,大陸居民赴臺遊也發生了多起令人心痛的安全事故。最新一起是6月19日,一輛遊覽車在阿里山因打滑撞上山體,致8名大陸游客受傷;最慘痛的是2010年10月的蘇花高速公路塌方事故,20名大陸游客失去生命。

  臺灣地質脆弱,多颱風地震,大陸游客又往往是環島旅遊,乘坐大巴兼程趕路,因而事故格外高發。但有些事故不能歸咎於“天災”或“厄運”,比如去年2月的花蓮旅遊車翻覆事故,只因司機超速行駛;2011年7月旅遊車在阿里山翻覆,因為剎車失靈;2009年廣東遊客在臺北鬧市被起重機吊臂砸中等,都屬於“人禍”……

  臺灣方面正在逐步完善旅遊安全機制。姚大光介紹,自蘇花高速事故後,遇到天候不佳,所有旅行社相關主管、工作人員都會收到觀光局轉發的天氣情況、封路通知及提醒安全等短信,相關部門也做出了具體規定。

  另一方面,相對於臺灣人的文明禮貌,少數大陸人在臺旅遊時也展現出了令人汗顏的一面:在臺灣著名景點野柳刻字留念,在阿里山小火車站臺前大打出手,在臺北士林官邸花園踐踏草坪……更不用提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隨地丟垃圾、不排隊。誠然,大陸游客與臺灣民眾的互動總體而言是友好而溫暖的,但極少數遊客的粗鄙行為,卻成了貼在大陸人身上的不雅標簽。

  兩岸各有所長,雙方的互動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希望透過兩岸交流,雙方共同學習對方的優點,改進自己的缺點,然後共同進步,我覺得這才是兩岸交流的最終目的。”楊瑞宗説,兩岸旅遊當前的狀態,“就像八九點鐘的太陽”,前景光明。(本報記者 王平 孫立極)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