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互聯網產業正在以同比30%的快速成長和全國排名第二的投融資規模,構築起“互聯網+”下一步發展的堅實基礎。在昨天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經信委就相關情況做了介紹。
在最具備“互聯網+”特徵的信息服務業領域,上海的產業創新相當活躍,產業規模也迅速做大。統計表明,去年本市信息服務業經營收入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今年上半年預計整體增長可達18%。其中,發展最快的就是互聯網產業,目前已出臺的今年一季度數據顯示,本市互聯網產業的經營收入同比增幅為30.6%,其中數字互動娛樂產業約佔全國市場份額的1/3,網絡視聽產業佔全國的1/4,第三方支付則更佔到全國60%左右的業務量。
在投融資活躍度上,截至今年6月下旬,全國已公布的互聯網領域投融資案例共有755筆,上海以139筆的數量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在已披露投資額的案例中,本市有26筆超過(含)5000萬美元,在116筆透露了投資方信息的案例中,參與投資機構共有138家,這表明上海“互聯網+”前景看好,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
市經信委副主任傅新華表示,作為孕育了“互聯網+”產業創新要素和優勢資源的發源領域,上海信息服務業堅持鼓勵龍頭,培育“四新”經濟,拓展產業空間,在互聯網+工業、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文化、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等領域,目前都擁有一批在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企業;在扶持創客方面,以騰訊創業基地、O2OPark等為代表的服務平臺和社區不斷涌現,進一步完善了上海“互聯網+”的生態圈。
昨天的發布會同時披露,為助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發展“互聯網+”產業和“四新”經濟,上海將于7月15日至24日舉辦2015上海國際信息消費節。本次活動將選拔出一批優秀項目代表上海參加全國創業大賽的比拼,同時舉辦“上海國際信息消費博覽會”和“2015世界移動大會·上海”兩場高水平的展會,預計參觀人次將達到10萬人次。(記者 張懿)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