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調制乳當牛奶賣 蒙牛被指欺詐

2014-08-19 08:1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近日有媒體報道,職業打假人葉光欲將蒙牛等多家乳企告上法庭,理由是這些企業把“調制乳”當做“牛奶”賣,涉嫌欺騙消費者。記者昨天聯係到葉光,他表示,因為同樣的問題,今天他將在重慶起訴伊利。

  調制乳是以不低于80%的生牛(羊)乳或復原乳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劑或營養強化劑,採用適當的殺菌或滅菌等工藝制成的液體產品;而純牛奶則沒有任何添加。“但是蒙牛、伊利等大型乳制品企業一些產品分明是‘調制乳’,卻打著‘牛奶’的旗號吸引消費者。”葉光表示,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的規定,食品名稱應在食品標簽的醒目位置清晰標示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那麼這些產品都應該標注“調制乳”。

  昨天下午重慶當地法院開庭審理了葉光狀告擁有“夢工廠”牛奶產品的重慶光大集團有限公司。據葉光介紹,對方主動要求和解,同時稱將改正標簽,並接受了葉光的三個訴訟請求,即退還貨款並賠償500元,同時承擔訴訟費用。葉光接受了對方的和解要求。

  葉光表示,這種現象是乳制品行業普遍的現象,調制乳中含有水分,卻當成牛奶賣,這肯定是因為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在里面,所以整個行業集體隱瞞事實。

  >>蒙牛回應已陸續改進標識

  對于此事,蒙牛昨天給出的回應是:“我公司的調制乳產品均在產品包裝上有明確標識;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自7月份開始,我們已經對相關產品的包裝陸續進行了強化調制乳標識的改進,短期內在市場上尚有一些新舊包材共存的現象。”

  蒙牛市場部的相關人士還表示,調制乳和純牛奶都是牛奶產品大家庭中的一員,區別就在于調制乳添加了營養物質,或為口感好而添加特色風味。

  伊利方面昨天對此回應稱,伊利集團在嚴格按照新規對包裝標識進行調整,相關產品的生產工藝、配方等都不會改變,因而大家也就不必擔心原有產品的口味、營養和品質。

  乳業專家王丁棉昨天表示,像這種標注不規范的事情在乳品行業普遍存在,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一些企業確實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而且這類產品很多。企業應當按照國家的標準去嚴格規范,更改標簽,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

[責任編輯: 普燕]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