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海翔藥業少東家4年敗掉40年家業 接盤者轉身撈錢15億

2014-05-11 13:4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上市公司控股權更疊原本是件平常事,但浙江臺州的家族企業、中小板公司海翔藥業(7.32, 0.00, 0.00%)新東家的入主卻引起軒然大波。海翔藥業近日不斷出爐的公告顯示,原大股東、董事長羅煜竑,將手中股權作價3.8億元悉數出讓給同鄉王雲富,而王雲富則在接手控權的次日,火速推出19億元的定增方案。”

  在業界唏噓子承父業的羅煜竑將其父用40年打造的家業拱手讓給他人的同時,一則海翔藥業董事長因欠鉅額賭債被迫賤賣公司股份的傳聞,讓此次海翔掌門人的易主,更加蒙上一層迷霧。

  海翔藥業掌門人3.8億出讓全部股權

  5月9日,本週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海翔藥業開市起突遭停牌。而據公司5月5日對外發佈的公告,第一大股東羅煜竑將其持有的海翔藥業5940萬股(佔海翔藥業總股本的18.31%),以3.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王雲富。股份轉讓後,王雲富取代羅煜竑,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就在王雲富入主次日,海翔藥業就火速推出重組方案,公司擬通過定增方式收購資産,收購標的正是王雲富旗下化工公司臺州前進化工,收購價為18.91億元。公告稱,重組完成後,海翔藥業將形成以醫藥和染料共同發展的雙輪驅動模式。在海翔藥業權益變動報告書中,王雲富表示,此次收購是認為“海翔藥業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同時將“在條件成熟時使用公司平臺對優質資産進行有效整合”。

  “富二代”董事長被傳為還賭債轉讓股份

  按照常理,上市公司大規模增發、重組引入優質資産無可厚非,算上一則利好,5日,海翔藥業重組草案發佈當天,其股票復牌一字漲停,次日盤中再觸漲停板,收于7.36元。但羅煜竑為何在增發前全身而退,引發市場疑問;來自市場的一則傳言,更讓此番重組迷霧重重。

  5月9日,海翔股票停牌。深交所[微博]公告稱,因公共傳媒出現關於海翔藥業的資訊,可能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産生較大影響,經公司申請臨時停牌。

  翻閱當日資訊,市場紛傳海翔董事長為還賭債被迫轉讓公司股份。據了解,該傳聞最早來自某基金公司高管的微博。這位經過微博認證的名為“明石高峰”的博主爆料稱:“傳言:某藥業老總退休把位置讓給兒子,結果兒子幾個月在澳門輸了5億,追債的人追得太緊,沒辦法把股份全賤賣了才3.8億。3.8億收購他股份的人轉身增發19億收購自己以前的企業,白套15億。”

  微博立即引起軒然大波。雖然博主不久後就刪除了該條微博,但仍被眼明手快的網友截圖。隨後,某知名財經記者平臺官方微博“八卦”出了“明石高峰”所指的公司是正在經歷重組的海翔藥業。中午時分,另外一家知名財經媒體官方微博也轉發了該條消息。

  “富二代”上任4年“凈身出戶”

  傳聞之下,海翔藥業工作人員多次對媒體回應,所謂賭輸賤賣股份的傳言不屬實。

  但在轉讓18.31%的股權之前,羅煜竑已經多次減持套現。公開資料顯示,羅煜竑係海翔創始人羅邦鵬之子,1997年10月進入海翔藥業,曾在生産車間、研發中心、銷售和品質管理等部門工作,歷任海翔總經理助理和副總經理、公司董事。2007年起,羅邦鵬逐步退居幕後,羅煜竑于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期間擔任公司總經理,2009年4月上任董事長。2010年9月,羅煜竑受讓其父羅邦鵬手中3480萬股股權,以24.67%的持股比例,成為海翔藥業實際控制人。

  但從2013年開始,羅煜竑開始大筆拋售手中股權。數據顯示,從2013年初至9月30日,羅煜竑共5次減持股份,合計數量1980萬股,持股比例降至18.31%。到2013年9月11日,羅煜竑已經把可流通股票全部賣出。與許多高管選擇在高位出售股權不同, 羅煜竑減持的均價相對十分低廉。

  2013年11月1日,羅煜竑辭去董事長職務,但仍是第一大股東。此番轉手剩餘股權,羅煜竑自海翔藥業全身而退。

  令人唏噓的是, 海翔藥業係其父羅邦鵬所創,成立於1966年,前身是“黃岩縣海門鎮日用化工廠”,1980年更名為“浙江省海門區化工二廠”,之後經股權變更,最終成立浙江海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6年12月26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主營業務為化學合成醫藥原料藥和精細化學品的生産,公司70%以上的産品出口海外,客戶包括德國的巴斯夫和比利時的楊森。

  將一個鄉鎮日化工廠打造成上市公司,羅邦鵬耗費了40年,而羅煜竑上任至今,不到4年時間,海翔藥業江山易主,不再姓羅。

  海翔藥業經營狀況不佳

  坊間雖傳言洶洶,仍有市場人士認為,羅煜竑選擇離席而去,可能是不認同父輩的經營管理,加之海翔藥業經營每況愈下,多年來的轉型毫無起色,羅看淡公司,無奈甩賣股權。

  海翔藥業資料顯示,該公司屬醫藥産業鏈上游企業,主要生産原料藥,缺乏下游製劑産品。自2012年開始,大宗商品原料藥出口不景氣,原料藥行情景氣度下滑,極大影響了海翔藥業的業績。2013年,海翔藥業凈利潤虧損8140.05萬元,同比下滑460%,這是該公司上市8年來的首次虧損。除了大氣候不佳,造成海翔藥業巨虧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其投資蘇州四藥的完敗。2012年,海翔藥業以溢價453%的不菲代價並購蘇州四藥,但蘇州四藥被收購後虧損連連,不僅沒有幫助海翔加快向轉型升級,更最終變成公司包袱。

  海翔業績下滑的同時,接連遭到羅煜竑和機構投資者的拋棄,重組成救命稻草。自2013年10月16日,海翔宣佈因重大資産重組停牌,直至今年5月5日。記者 齊雁冰

  新聞分析

  “守業難”凸顯

  家族企業傳承難題

  不管羅煜竑出於何種原因最終放棄海翔藥業,該則案例已被視為家族企業傳承失敗的範例。

  《福布斯》雜誌的一項調查顯示,截至去年7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共有2470家,其中1431家為民營公司,這當中又有711家為家族企業,佔比為49.7%。隨著創業一代的逐漸老去,上市公司掌門中的年輕面孔已經越來越多。走向前臺的這些“富二代”們能否繼續為股東創造價值,在海翔事件的背景之下,越發引發關注。

  據媒體報道,香港中文大學體制和治理研究中心教授范博宏通過對近20年來中國香港、臺灣地區以及新加坡200宗家族企業傳承案例的研究,發現家族企業在繼承過程中面臨巨大的財富損失,在繼承年度(新舊董事長交接完成的一年,通常此交接伴隨控制股權交接)及此前5年、此後3年的累計股票超額收益率平均高達-60%。

  而從“富二代”的角度來看,並非一概願意繼承父輩産業。5月初,在剛剛結束的福布斯—智享會論壇上,兩代企業家共同探討生活方式和企業發展。來自此次論壇的資訊顯示,很少有二代企業家願意像他們的父輩一樣腳踏實地地苦幹,他們更熱衷於“去家族化”,聘請管理團隊,做一些金融投資,而非在原有基礎上擴大産能。

  麥肯錫的研究報告更為直接。報告顯示,全球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約30%的家族企業可以傳到第二代,能夠傳至第三代的家族企業數量不足總量的13%,只有5%的家族企業在三代以後還能夠繼續為股東創造價值。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