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評論:階梯水價難以水到渠成

2014-03-20 08:41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 張蕊 綜合報道

  去年末,《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産品價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這為水、電等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礎。

  今年“兩會”,水危機、構建節水社會也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表示,“中國資源性産品當前的價格根本無法向社會傳遞資源緊缺、能源供應不足的信號。”

  水價改革勢在必行。當前,以階梯水價為重要內容的水價改革正在艱難推進。業內人士表示,水價要衡量水資源稀缺程度以及公共服務品質,不只是提高水準而已,還需建立水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機制,從水資源保護、建立水資源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入手。

  不可持續的低水價

  無法向社會傳遞資源緊缺、能源供應不足的信號,現行水價收入已無法滿足企業更新管網、改進工藝、提升服務水準的需求

  水、電、油、氣等産品既是生産資料,又屬民生必需品,相關的價格改革在中國一直難以推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鄧鬱松就曾表示,在國內物價漲幅較高的時候,多次暫停調整水、電、油、氣的價格。對資源性産品價格進行有控制的調整雖然有助於緩解短期物價上漲壓力,但也弱化了價格信號在調整供求方面的作用。

  據了解,我國現行水價基本由4部分構成,即供水價格、污水處理費、水資源費和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在不同情況下,這4部分會有不同的組合,構成綜合水價。研究發現,我國水的價格體系龐雜混亂,各方面收費非常不均衡。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主要城市的水價總體偏低。絕大部分居民用水終端價格大致範圍在3元~4元/立方米之間。(詳見圖1)

  清華大學水業研究中心數據也顯示,當前中國居民用水價格成本佔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比例不到1%,遠低於世界銀行建議的3%至5%。

  在水資源持續緊缺的形勢下,水價的調整被提上了日程。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指出,隨著原水污染程度不斷加重,供水企業在水質達標環節的工藝和設備相對滯後,現行水價收入已無法滿足企業更新管網、改進工藝、提升服務水準的需求,水價改革勢在必行。

  低廉的水資源價格和污水處理費,一方面不利於全社會形成節水意識,另一方面,國家財政要提供鉅額補貼,供水企業長期缺乏積極性,低水價也難以確保水質等供水服務優良。

  階梯水價正在逐步推開

  目標是居民價格實行階梯政策,工業、商業價格實現市場化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此前我國的水電氣等資源價格一直被低估,但由於與民生息息相關,價格調整一直比較謹慎。採取階梯價格政策,既考慮到居民使用資源的公益性,又帶有節約性的色彩,是目前各國普遍採用的一種資源定價方式。基本的目標是居民價格實行階梯政策,工業、商業價格實現市場化。

  去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加快建立完善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到2015年底前,設市城市原則上要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具備實施條件的建制鎮,也要積極推進居民階梯水價制度的目標。

  距離《意見》提出的目標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各地的階梯水價政策制定和執行進展緩慢。

  根據國家發改委價格司2012年底在全國484個城市進行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國內推行階梯水價的城市僅有133個,佔調研城市的27.5%。

  而隨著《意見》“大限”的日益臨近,上海、廣州、長沙等城市均已實施階梯水價。北京市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磊在今年地方“兩會”期間表示,北京今年內將實施居民階梯水價制度,目前方案正在研討中。天津市也在價格改革中提出將結合南水北調工程通水,逐步理順不同水源和各類用水的比價關係,加快建立居民階梯水價制度。

  南昌市已于2013年12月召開水價聽證會,具體調價方案尚待最後確定,但實施階梯水價已成定局。

  濟南市物價局也已經著手階梯水價的準備工作,已委託山東大學對濟南市民的用水量進行測算和統計,濟南市的階梯水價政策也有望在年內出臺實施。

  西安市也出臺《西安市城市供水用水條例》,鼓勵優先使用再生水,實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和非居民生活用水超額累進加價制度。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